3-51休整.编制

    3-51休整.编制 (第2/3页)

们都戴着无指的黑皮手套,柳条编的防撞头盔,第一次从热气球上降下来的士兵呲牙咧嘴地抱怨手套被磨得烫,看来应该设计一套手持减设备了。

    动力翼伞的训练就不那么普及了,被选中的士兵都是视力极好,协调能力极强的士兵,他们先在6地上学习怎么通过操纵杆来控制翼伞的转向,再猛蹬踏板锻炼腿部力量。熟悉这一切之后,他们从千佛山北面的陡坡上滑翔下去,双脚踩动踏板驱动螺旋桨,双手操纵翼伞忽上忽下的在天空中翱翔,这种危险的训练当然不会一帆风顺,先后摔死摔伤了三四个人。

    看着没死在敌人刀下的兄弟损失在训练中,刘子光虽然很是痛心但还是坚持实施这种训练,在这个蒸汽机的时代只有掌握了先进的军事技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强悍的清军屡次败在明朝的蒸汽连弩、煤气炸弹、铁甲战车、热气球飞艇这些先进武器的手下就是明证。三百效死营虽然是精兵,但是人数毕竟太少,在正规战场上只能作为普通炮灰未免太浪费了,所以刘子光的意思是把他们训练成空降兵,以后作为斩行动的精锐部队使用。

    那两辆配合明军使用的装甲车已经被坎坷不平的山东大地和粗暴驾驶的士兵折磨得不堪使用了,内燃机故障频繁,车轴机械疲劳,都是些技术人员也很难解决的问题,没奈何只好沦为低等的训练道具,被选作战车兵的敦实汉子利索的从战车的舱门里钻进钻出,熟悉各种操纵系统、武器系统,为以后使用同类的兵器打下基础。

    段店的军营不光住着刘子光的兵,还有铁厂的一些技术人员,他们是来济南城墙装配蒸汽连弩的,铁厂的生意总是随着部队的推进而拓展,这和与徐州军的密切关系是分不开的,随着大批劳动力的补充和兖州优质煤炭的支持,铁厂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资金回笼大大加,以至于财大气粗到在徐州到济南的铁路建设计划中占了七成的股份,而且出巨资买下了兖州附近一些煤矿,刘子光对于未来岳父的行动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但他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听祖大寿从登州传来的消息说在当地现了一个中型的猛火油矿,老百姓平时都用地下的猛火油烧锅做饭,看来埋藏深度很浅,开采难度不大,当兵的就是没经济头脑,总以为上好的田地和城里的铺面才是值钱的,对这个消息根本不在意,只有刘子光忽然想起这可能是后来的胜利油田,赶紧派人飞马赶去登州,用一万两银子从祖大寿手里把猛火油的开采权给买了下来,山东各地百废待兴,是朝廷势力还没渗透过来的真空地带,趁着这些军人掌权,刘子光迅置办了很多产业,以济南为核心的基地逐渐有了一个小小的雏形。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休整部队的时间,刘子光把部队做了一番调整,原来的什么队、旗、司、哨、营的编制和旗总、哨官、把总、千户的官称实在是拗口和不顺眼,现在统一按照新式的班、排、连、营、团的形式进行整编,原来的小队长就是班长,原来的旗总就是排长,以此类推,以前的王大海千户在战斗中负了重伤回乡修养去了,李岩也转成了职业军师,不再负责军队行政工作,一千跟随刘子光赴汤蹈火过的铁卫部队已经被彻底收服,甚至连军服都换成了和效死营类似的红色战袍,他们已经从铁卫的序列中脱离出来了,一千人分别编成三个营,和效死营合称为红衫军团。在军团级别设立了参谋部和后勤部、装备部等机构。

    为了体现效死营的特殊地位,在制服上和其他三个营还是有些差别的,比如效死营的制服是血红的,而普通红衫军是夹杂一些黑色的铁锈红。还有奴隶出身的效死营士兵在胸口都有一个镏金的徽章,上面雕着锤子和镐头,以此纪念大家在铁厂共同度过的苦难岁月。凡是参加过兖州战役和济南战役的士兵,都颁相应的徽章,以资鼓励和纪念,这也是军师李岩想出来的高招,纪念章的功能相当于后世的残疾军人证,可以享受各种优待,例如在贵和楼吃饭享受五折待遇,将来铁路通了可以免票回徐州什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