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大婚前夕

    4-32 大婚前夕 (第2/3页)

将兵守临洮威震匈奴。

    翁仲死后秦始皇为其铸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见该铜像还以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

    于是后人就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

    “翁仲”。紫金山通往明孝陵的路上屹立着四对石像文臣武将各两对。文臣庄严肃穆武将则威严肃杀象征着帝王死后在阴间的文治武功。

    这明孝陵的石翁仲通高一丈二据说是最高大的翁仲了可是这回戚墅堰机器厂送来的铜翁仲高达三丈通体披甲面目栩栩如生因为体积太大不方便运输常州戚家还专门设计了铁路专用的平板车来运送到了京城外的火车站再由上千名民工、五百匹马拉着进城翁仲躺着刚好能进入城门四个高大的铜像准备伫立在午门之外让来朝的蛮夷番邦见识大明的赫赫威仪。

    京城如此热闹。两厂一卫三方的人马都没闲着番子们、密探们象茅房里的苍蝇一样兴奋6续到来的封疆大吏们成了他们的目标事变成功之后是否能坐稳位置就要靠这些掌握了各省大权的总督巡抚们的支持了。

    只有刘子光不光注意这些封疆大吏对于大明周边的国家他也很感兴趣他从南厂建立之初就不想让这个机构单单为了国内政治服务刺探其它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报理应成为将来南厂的重要职责之一。

    当然眼下还来不及做这些要任务是动政变扫除阉党后党。彭静薇来到京城之后把那些特制的庆典用刀剑交给礼部之后就住进了炼锋号的后宅本来她是想和小姐妹徐媛慧一起住的可是人家现在是皇后了国公府上上下下忙得一团乱麻哪有功夫接待外人啊。

    皇帝大婚的程序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和亲迎也称

    “六礼”。纳采即送礼、议婚请媒人去探探口风、虚实。问名就是举行一个仪式询问对方的姓名、出生日期看看

    “命相”是否合适。当然这些都是走个形势而已皇帝下聘礼还能不答应么?

    至于生辰八字更是礼部早就研究过的和皇帝的八字很相配。自从确定了徐小姐的皇后身份以后魏国公府全府总动员上上下下谁都不能闲着整修宅院大搞环境卫生;虽然不能

    “僭越”搞得像皇宫一般辉煌但是也得光彩夺目尽量让人看着有

    “门当户对”的感慨。单是阖府上下、全家老小置办里外三新的行头就忙得够呛何况还得张灯结彩张罗喜筵广泛散

    “喜帖”。到了纳采、问名这一天礼部官员拟定了礼仪程序和规范又和一大帮太监、宫女忙前忙后布置典礼会场。

    按

    “常仪”陈设仪仗于乾清门外设女乐于干清宫丹陛上。乾清宫正殿内临时设置两张桌子铺上杏黄色缎子桌布一桌上面放

    “节”另一桌上面放

    “问名”诏书。准备送往魏国公府家的礼物也一水儿展示在光天化日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