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繁华汴京 第158章 文字与传承

    第二卷 繁华汴京 第158章 文字与传承 (第2/3页)

   “几千年的传承,三皇五帝的伟业,秦汉先民的拼杀,早已浸润在一个个横平竖直的方块字中。只学拼音的念头还是省省吧,识字班也要加入方块字的学习。”

    促使通过识字班考核的庄民,借着字典和百十个常用汉字,读着拼音的同时自学方块字,这就是识字班第三项大改动的最终目的。这必然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大周的顶级人才都参加科举去了,明月庄的进度注定很慢。

    大周可能有在乡野隐居的大才,但很难被李响“捡漏”。岳父顺利招安,自己又被青石先生收为弟子,李响已经很幸运。

    说到字典,李响又开始郁闷。

    李响早早便提出按照拼音把汉字排序的字典方案,但他想要一本类似于原时空那种,能够帮助小孩子学习汉文的字典,谈何容易?按照明月庄如今的财力和人力,这又是数以十年计的大工程。

    庄民听完庄主的肺腑之言,神色各异地散去。

    李响彻底认可了张万里。

    张万里以小见大,很不容易,毕竟他没有李响那开挂般的知识广度和历史积淀。

    查看了识字班的两间大屋,又摆弄了一阵练字沙盘。李响对识字班几位夫子的工作基本满意,邀请几人到自己的小院用餐。

    第一次得到庄主“赐宴”的几位识字班夫子激动不已,有个十五出头的年轻人眼泪汪汪。

    李梦空、赵伯、刘盛一致鄙视:没见过世面。在庄主家吃饭算啥,逢年过节的时候,庄主还会亲自动手呢!听说庄主又搞出一道新菜肴,得想个法子从烈属手里讨来……

    “李响居然直接说,要大改识字班,惩罚不规矩的作坊主、管事和领队?”刘夏都的爷爷听完孙儿的讲述,抚须,久久不语。

    在这位老人看来,武装商队应该由公中全部掌控,不让那些粗汉乱来。

    在秦岭里靠着自己过惯了,哪里还想服从公中的管束,如今有得忙了吧?不能对那些人贸然动手不说,还得想方设法,化解掉那些人心中的郁结、焦躁和迷惘,真是活该。

    还有,识字班不是应该大改,而是直接取消。

    没看那些原本“憨厚”的老实庄民,在识字班学了东西后,一个个心都野了吗?小民就该老老实实做睁眼瞎,懂事理的人多了会很麻烦,大周百姓若是人人认得字,那还不乱套了?

    李响既然不顾眼下的危局,要惩罚一些人,刘夏都的爷爷当然不能放过这个好机会:既然你李响要针对那些人,那老夫过去拉拢一二,还怕那些人不倒向七户刘氏?

    深夜,赵伯敲开李响的院门。

    李响披衣起身,厢房的几位壮妇本就穿得整齐,听到有人求见庄主,赶忙泡茶烧水。

    能随时敲开庄主房门的,也就赵伯几个,赵伯在事实上相当于李响的家仆随从。

    赵伯递上情报,谢过庄主赐茶,半边屁股着凳,在那里一言不发。

    李响稍稍捏紧了情报,“刘家的动作还真快,拉拢的人也够多,人心不足……”

    接下来的几天,李响查看了明月堡内小河南岸的庄民作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