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神农传美名

    第十八章 神农传美名 (第2/3页)

细丝的腌姜腌蒜和咸菜,或酱色的五香笋干、豆干之类。乡人呷茶,没有太多讲究。

    夏夜,农敬堂全家在院中纳凉,石桌上放一盆盐水煮毛豆或花生,或嫩玉米,还有一壶助消化的清茶,十分惬意。

    他们横执豆荚,对着嘴轻轻一按一挤,嫩甜的豆粒就蹦进嘴里。吃几个豆荚,就一口茶,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质朴而富有情趣。

    有时邻居踩着蛙声串门,那就在院子里再摆上三五条板凳。清风林下,绿叶煮茶,持果赏菊,仿佛古代文人的风雅。

    村民们白天伐薪牧牛,耕耘劳作,明月夜里,有一杯氤氲香茶,有一盆嫩甜毛豆,夜风中笑语鸡黍,也是无限乡趣。

    如果到了腊月廿四迎年扫尘,黎春凤扫地擦窗,整理橱房,清理屋子。由于农家大院的房子多,收拾起来还是相当费力的。

    这时,她发现那个装茶叶的老陶罐居然还在,静静地待在壁橱里。

    她用双手掂了掂,很轻,里面是空的。那老陶罐不知什么时候被锔过,三条铜线两短一长,一粒粒小铜锔金光闪闪,看着倒像是三叶金色的水草正沿着壶腹攀援而上。

    出于惯性,她又拔出了罐口的塞子,一股熟悉又久违的味道扑鼻而来。

    老陶罐空着,却仍保留着很久以前的茶香,丝毫未变,仿佛是故意储存着这味道,等着她来打开,与农敬堂过去的岁月重逢。

    黎春凤喊丈夫:“你快过来。”

    农敬堂走过来,几乎在一瞬间,他被这股奇妙的醇厚香气送回童年——他那身强力壮的父亲在山坳使牛耕地,或在茶山剪枝施肥,树碧、水清、天蓝、草青、菊花黄……

    山梨花正当季,满山雪白,风稍动,便纷纷扬扬,花瓣铺陈一地。

    那时,他的父亲洗完手坐在古茶树下,抹一抹汗迹,从竹茶筒倒出茶水,用粗瓷大碗盛了,茶水清清凉凉的,一仰脖灌下去。一切粗陋得不成样子,却是闲适随意的温馨日子。

    而农敬堂呢?则是双手抱着竹茶筒,嘴对着筒口,咕嘟咕嘟地啜饮,他的母亲就用一只手帮他托着筒底,那清甜的茶水便一口一口喝下去,畅快无比……

    ——在逐渐弥散的香气里,农敬堂又看见当年的父亲和母亲,他们都还是那么年轻,腰板挺直,额头没有白发,也没有斑点和皱纹,说起话来还是那么悦耳动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