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遭劫难而亡

    第十九章 遭劫难而亡 (第3/3页)

打倒在地,一个个疼得喊爹叫娘。又是一片惨状。

    事已至此,随行的几个伙计只有强忍着疼痛,赶紧把农敬堂抬出茶行,离开了现场。

    此时,农敬堂瞪着一双圆鼓鼓的眼睛,似有怒火难消,又似有锥心刺骨的疼痛煎熬……现在关键是救人要紧。

    几个伙计抬着农敬堂来到到街上到处打听,费了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一个小诊所,做了简单治疗,以稳住病情。

    医生说:病人内伤重,伤了筋动了骨,得抓紧治,不然怕是性命难保!

    几个伙计听后,深感后怕,一刻也不敢耽误,连夜赶往南颐县。经过路上几天的折腾,回到家,农敬堂已是不省人事。由于身负多处内伤且病情加重,多日不见好转。

    郎中看了,药方子也没少开,就是不见身体康复,郎中最后无奈地直摇头。

    这可苦了黎春凤,她不住地抹眼泪,痛苦不堪。农庐趴在他父亲的病床前,只知道一个劲地哭……

    苏醒之时,农敬堂用无力的眼光扫一下他们娘俩,许多话都在那淡淡的眼光之中,投射出来……见了,叫人心痛,心酸,心冤。

    不久,农敬堂在病痛的深深折磨下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那念念不舍的妻儿,还有那蓬勃兴起的茶业!

    而此时,农敬堂的儿子农庐尚未成年。

    这件事对徐才运的打击很大,他觉得自己对不住老兄农旺年,常常自责:“都怪我呀,不该让敬堂去的啊,是我害了侄儿子啊!”

    加之年事已高,身体欠佳,不久,他也驾鹤西去。徐才运与农家两代人的交情,到此戛然而止。

    自从丈夫不幸离世,黎春凤几乎天天在泪水里打滚。但她必须强忍着悲痛,打起精神,因为她还有一个重任——那就是要把儿子农庐抚养成人!

    这不仅是丈夫临终前的郑重托付,也是她人生最重要的使命!她别无选择!

    在之后漫长的岁月里,她与儿子相依为命,孤苦清寂地生活着。尽管家里原先有一些积蓄,但经不住日子长。

    在失去丈夫之后,孤儿寡母的,那日子过的是难有滋味。唯一欣慰的是,黎春凤眼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成人。

    他们娘俩在艰难困苦中度日,茶事几乎停顿,仅仅是自然维持状态。

    一晃数年过去,农庐在母亲含辛茹苦的抚养下,已经成长为一个勤劳善良、懂事孝顺、略通茶事的好后生。

    现在,儿子农庐就是黎春凤生活中最大的依靠,他给了她不尽的快乐,也給了她极大的心理安慰。

    苦尽甘来,农家,终于有了新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