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抖花茶雄风

    第一百六十四章 抖花茶雄风 (第3/3页)

    其父其母对农天一从小家教特别严格,诸如不能大声说话,对长辈要尊敬,任何不良习惯都不允许出现。

    农庐曾经给农天一讲过一件真事:有一年,慈禧太后喜欢茉莉花的清香,有时头上会缀以茉莉花,官员不能戴花,就想用鼻烟来代替,因此当时京官盛行以香花熏窨制鼻烟,京城的一位鼻烟商积极为官员与上层人士服务,他千里迢迢,慕汉口一家花茶之名,将鼻烟壶运抵汉口,要求其代为加工。

    农天一知道这件事后,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商机,自此他就一心钻研茉莉花茶。

    当年,农庐与一个法国商人是好朋友,当时这个法国人来中国时就由农庐接待,他告诉农庐,他们法国人提取茉莉花精油做香水用的是脂吸法。

    其父告诉农天一,让他好好钻研,他受到了启发,埋头钻研了几个月时间,终于采用脂吸法(脂肪冷吸法),把精油提取出来了。

    农天一提取的是茉莉花的头香,因为头香花散发的是最自然的香气。

    他又找来猪油板,把它加热并将新鲜茉莉压在两层猪油脂肪之间,这样层层叠叠的,放置24小时后,更换花瓣,如此工序反复40多次,使脂肪中的花油达到饱和状态,最后用做酒的蒸馏法,将花精油从油脂中提取出来,做成茉莉浸膏或粉状放入鼻烟壶内。

    由于花费人力、时间甚多,从茉莉花提炼出来花膏量少,而且比较昂贵。所以农天一的花香鼻烟,以色、香兼具,而备受官员和上层人士的青睐,畅销京、津、沪及汉口。

    农天一还和京城的一位达官显贵成了忘年交,农庐生日的时候,他还特地题写了“同登寿喜”四个大字作为贺礼,可惜后来因战乱频仍,在汉口大轰炸时被烧毁。

    当时,农天一还经营了一家钱庄,便于货款汇兑,给茶农提供贷款,以垄断茶农所产的优质茶叶。随后又开办了颇具规模的茶叶加工厂,组建了将茶叶运往主要城市的商队,因为当时大船进不了沮江,只有在沿岸码头用木帆船装上茶叶运送到沙市港,再装上两艘船运往汉口等地。

    农庐和农天一还是著名的爱国商人,当年孙中山先生到汉口找茶商募捐时,农家带头捐出白银五千两及部分金条支持。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侵占汉口,使农庐的“三济堂茶行”被迫关闭,大量茶叶积压无法出手,日本人想侵吐,农庐宁愿倾倒于长江,哪怕用刺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也毫不畏惧,并大义凛然地说:“宁可无茶,宁可死,也决不当汉奸!”

    由于日本人喜欢喝花茶,农庐父子号召当地茶商抵制日货,并带头将自家的茶叶倾倒销毁,拒绝提供给日本人。这就是农庐说的“宁可无茶!”

    后来,日本侵略者轰炸大汉口,无数建筑被夷为平地,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1944年的隆冬,在寒风刺骨中,农庐在对民族兴亡的担忧和重病的双重折磨下,含恨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