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风起之卷 第二十四章 破晓重归 君前伤人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一卷 风起之卷 第二十四章 破晓重归 君前伤人 (第1/3页)

    欧阳胤的日子很不好过,前阵子王晞当堂哭诉家眷为官府所囚,刑部侍郎戴胄又绝口否认,朝臣已经大都猜出是毕外候官所为,李二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承诺必给王晞一个交代,这事情还没结束,眼下却又出问题了。

    玄武门后,李世民弑兄囚父,逼李渊退位,两月后登基,至今已有四月有余,招抚了薛万彻等隐太子旧臣,可是满朝文武八成以上还是李渊时候的旧臣,一朝天子一朝臣,李二有些迫不及待想换上自己信任的原秦王府旧臣。于是命令外候官以主动利诱百官,也就是后世所称的钓鱼执法!

    欧阳胤出动,成效显著,刑部司门令使收受绢帛一匹,李二在朝会上公布其罪行,欲要杀之。

    不料民部尚书裴矩犯言直谏:“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是陛下派人送上门去让其接受,这是有意引人触犯律法,恐怕不符合孔子所谓‘用道德加以诱导,以礼教来整齐民心’的古训。”

    一时间百官附议,李二如梦初醒,当朝表彰裴矩:“裴卿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说起裴矩这人,王晞可谓记忆深刻,杨广昏庸,便阿谀奉承,遂其心意,李二贤明,便犯言直谏,杨广为帝时宠信他,李渊登基时信任他,李二登基也没有像其他老臣一样闲置他,真可谓是一个老于世故的人精!

    司马光也在资治通鉴里对他评价:古人说过:君主贤明则臣下敢于直言。裴矩在隋朝是位佞臣而在唐则是忠臣,不是他的品性有变化。君主讨厌听人揭短,则大臣的忠诚便转化为谄谀;君主乐意听到直言劝谏,则谄谀又会转化成忠诚。由此可知君主如同测影的表,大臣便似影子,表一动则影子随之而动。

    朝堂上一副君明臣贤、和和美美的样子,干脏活的欧阳胤便成了背锅侠,次日一早,李二便诏书:南海郡公欧阳胤德行有亏,不堪大用,夺其南海郡公封爵,贬为光州刺史。

    如此一来,既安抚了朝臣的不满,又算是给了王晞一个交代,王晞也不能一直躲在府邸里猫冬,便又坐回了太子侍读的本职。

    不知道为啥,太子李承乾对王晞的态度变得格外亲厚,让做了六年侍读的长孙家庆吃味不已。

    李二原本点了孔颖达与陆德明共同教授诸皇子读书,可自王晞入宫以来,却从未见过孔颖达••••

    陆德明陆老夫子也是个妙人,当日因为王晞慷慨将三字经流传于世间对其百般推崇,亲口许诺要为其扬名,而后更是身体力行,逢人便说,如此学问就这么公之于众,古圣人亦不过如此云云,老人家一生埋首学问,不语纷争,在儒林颇有清名,此刻如此为王晞扬名,令大唐的儒林议论纷纷。

    王晞心下感激不已,见宫中食物要么过于油腻,要么味道辛辣过于寻求刺激,老人家牙口本就不好,经常象征下的吃几口便停著不食。

    王晞便每日入宫前亲自下厨,做几样可口的饭食,仔细的存放在饭盒里,待午间崇文殿例行赐宴,便托李承乾身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