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味蕾上的舞蹈

    第二百五十五章 味蕾上的舞蹈 (第2/3页)

中间的这块最肥美的筋肉叫做‘掌中宝’,一定要留在最后吃,会让你爽到天上去的!”

    小鹿再不犹豫,一口咬下“掌中宝”,眯着眼睛慢慢品味,感觉自己今天发现了美食的新大陆。

    小鹿笑道:“真没有想到,我对这凤爪有了不同以往的看法,一种全新的体验!看来生命果然在于尝试哩!”

    蔡一澜点点头,“虽然我吃过很多次凤爪,但是我还是被这道菜折服了!”

    小鹿放开了胆子,吃了一只又一只,不过他这样吃的速度始终是比不上范千千。

    “完了,我沦陷了。”小鹿的内心既绝望又充满了向往,手不停地去拿下一只。

    三个人已经把两碟子的凤爪全部干掉,又把碟子里的汤汁倒进肚子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饱嗝。

    小鹿连沾在塑料手套上的酱汁都不放过,全部舔干净。

    “过瘾!”小鹿发出了一声轻呼,冲着龙汐竖起了大大的拇指。

    “非常棒!”来自香港的蔡一澜的普通话还略显生涩,用不咸不淡的普通话问:“请问你是如何做到的?”

    龙汐红着脸微微点头,算是对称赞的回应。

    她说:“其实做法也很普通,就是把凤爪处理干净,飞水,加酱料腌一小时,再加入白醋和麦芽糖,白醋可以软化肉质,麦芽糖是用来上色的。炆十分钟,然后油炸。这道菜的关键是酱料和凤爪,都是顶级的。这酱料是用龙汐家祖传秘方和工艺自制的酱油,再加上一点点蚝油和上汤,这凤爪是正宗的山顶走地鸡的鸡爪。”

    这鸡爪是真的是正宗的走地鸡的鸡爪,是龙汐亲自到山顶农场挑选的。

    龙汐上次看到,桃花源的人养鸡是连篱笆都不围的。反正那鸡自己走到哪一家,哪一家就可蔡一澜大呼过瘾,趁着中场休息,侃侃而谈:“说起对食材的利用,全世界都不及我们华夏人。华夏的饮食文明可不是浪得虚名的。也许是因为华夏长期处于农业社会,蛋白质的来源太缺乏,所以华夏先民们对肉类充分地利用,不仅吃肉,连爪子、屁股这些边角料和内脏都不放过。华夏地大物博,酱料遍及南北,为多种食材的烹饪提供了助力。即使是边角料和内脏,在香料的作用下,味道也能大放异彩。代代先民的经验积累,支撑了足够庞大的各类菜系,其中以内脏和边角料为代表的菜肴不可胜数。比如说陈皮鸭掌、酒糟鸭舌、爆炒猪肝、糖醋鹅肾、十里香(鸡屁股)。相比而言,凤爪反倒是一道简单的食材,可煮、可熏、可卤、可炖、可酱、可炸,只要做法得当,味道反而比鸡肉更香。”

    小鹿笑着给他点赞,“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哇!”

    蔡一澜吃了两口碧梗米饭,笑着说:“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米饭,没有之一。”

    小鹿边吃边说:“这碧梗米挺难得的,多少钱一碗?”

    龙汐指了指小黑板,上面是龙汐今早写上的两行字:碧梗米饭一碗88元,炭烧响螺一份3

    88元,食材难得,降价大酬宾,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