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世事洞明皆学问

    第三百三十九章 世事洞明皆学问 (第2/3页)

   “娘,这都哪年的事儿了,明富比我还大一岁,他欺负炼儿我能不出头?”经张夫人一说,顾长白(魔坤)倒消了七八分火气,“那会儿明家给义直郡王助威,我是永林的侍读,还怕开罪他们不成?”

    张夫人笑了笑,拿过食盒将面取出来:“先吃点儿东西垫垫肚子。”

    相较于顾尹,身为帝师之女的张夫人更有政治涵养,听顾长白(魔坤)含蓄说到沐家时拿眼看了局促不安的儿媳一眼:“毕竟是亲戚,总不该袖手旁观。”

    顾长白(魔坤)不好直言沐源死因,无奈地放下筷子:“照应亲戚不错,总该做的周密些,他当咱家只手遮天能够无所不为,忠廉王可早就盯上府里,单等着抓把柄呢。”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张夫人叹息道,“只望姑太太吃一堑长一智,好好管教沐家的哥儿。”

    清姐是玲珑心思,虽然记挂丈夫想着进去瞧瞧,终究不敢忤逆长兄之意,又因华蟠触动心病,同太太略坐片刻就回了东小院。

    第二天,听到消息的黄氏来看清姐,提及顾长白(魔坤)时未免带了三分怨气:“他是把驸马爷的威风耍到了亲弟弟身上,老太太和大老爷还在呢就这般给炼儿没脸,等将来你们长成,还能有立足的地方?”

    清姐将华蟠的话儿说与了姑妈。

    黄氏怒道:“位高权重了便该不认亲戚、六眷无门?用他出多大的力就这般刁难炼儿?我料他是借故发作辖制炼儿不能插手府里的人情!”

    清姐嘴上没应和,心中难免郁卒,晚上同顾炼拌嘴:“太祖皇帝不是给咱们这样的人家定的律法,大爷也忒小题大做了,纵有人告府里谋反,圣人还能信了不成?”

    顾炼不悦:“这是什么话,大哥身居高位,岂有不加小心的?”

    “外面看着我们有公主嫂子、国公兄长指不定多荣光,还不是黄杨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凡百的事儿不做主,与寄人篱下有什么两样?”清姐冷哼一声,“人家就算看不上府里爵位,为儿子留着也不能给兄弟——”

    “啪!”顾炼将手里的茶盏摔的粉碎,“我是老爷和太太的儿子,住在自己家里算寄人篱下?你觉得屈,京城脚下能袭爵的长子嫡孙海了去,皇太子也大不了我几岁,你有能耐怎么不挑着他们嫁?”

    清姐气得胀噎:“你——”

    顾炼一摔门帘抬腿走了。

    清姐几乎倒仰,心腹丫环钗儿只得硬着头皮上前解劝。左性发作一回,清姐堵着气半夜才睡下。

    第二天早上强撑着起身,不妨听到窗根有两个小丫鬟饶舌,说起顾炼昨晚由书房的小丫鬟秋杏伺候,至今还未起床,想必是要回了太太收在房里的。清姐血气上冲,险些仰了跟头。

    等张夫人听到消息过来,清姐已然见红,太医稳婆走马灯似的忙碌半天,终究没把孩子保住。

    “炼儿呢?”张夫人听说引子在儿子身上,哪里还忍得住,“给我把这孽障拿了来!”

    二门小厮回道:“太太,二爷昨晚上歇在书房,一早便上差去了。”

    张夫人怒气未消:“春杏秋杏的是怎么回事儿?”

    陪房洪琦家的低声说:“昨晚秋杏是给二爷送了回茶,今晨也是她伺候的洗漱,并没有别的。”

    张夫人立刻追问:“嚼舌根的那个丫环呢?”

    洪琦家的回道:“是东府来升的侄女。”

    “我们家是慈善过了!”张夫人拍着桌子喝道,“传我的话,二十板子打不死这做耗的奴才,立时提脚卖出关去,两府永不许收留!”

    东小院上下战战兢兢,没有一个出声求情。

    顾炼听说妻子小产,悔的顿足不迭,回家挨着张夫人训斥也不敢顶嘴,知道清姐并无大恙才稍稍安心。 张夫人最盼顾长白(魔坤)兄弟和睦,究知清姐小产根由后反倒失了怜惜之心,等顾峰之妻秋氏亲带来升媳妇前来请罪时只说:“以后长记性,凡总的奴才教好了再往跟前用!”

    秋氏唯唯,来升媳妇俯身磕头:“都是奴才管教无方,辜负了主子的器重。”

    张夫人别过脸:“当不得你们的跪,素日演着恭顺弄没了我的孙子,再要这般,我跟老爷岂不绝后?”

    来升媳妇哪里当得起这话,跪在地上磕头不断。

    秋氏也不自在,不露痕迹地站了起来。

    “行了。”张夫人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我虽是长辈,也不能太打珍哥儿的脸,孩子已是没了,是他的造化不好!”

    秋氏正觉不安,丫环来回:“太太,大奶奶过来了。”

    琴思月(龙汐)进屋后瞧着眼前的阵仗便有了分寸,免了秋氏的礼方说:“许久不见大嫂子了。”

    张夫人一面吩咐丫环赶紧扶儿媳坐下一面嗔怪:“你身子不便宜,大热天的何必折腾劳累?”

    “太太放心,多走动走动也好。”琴思月(龙汐)撑着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