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元气大损

    第三百六十七章 元气大损 (第2/3页)

在内务府供职,有次正在乾清宫读书,内监讨巧回话:“陛下,甄国舅求见。”

    太宗皇帝刚说一句“让他进来”琴思月(龙汐)就跟着问:“皇姥爷,大庆朝是有多少国舅啊?”

    “嗯?”太宗皇帝有些好奇,“你怎么这样问?”

    琴思月(龙汐)脆生生地说:“国舅国舅——国君之舅,太姥爷的母族都已不在,当得起这两个字的人,不是皇姥爷的大小舅子便是太姥爷的大小舅子,太姥娘家姓童,皇姥娘家姓何,甄国舅是哪儿来的?”

    太宗皇帝哑然:“甄润是贵妃的哥哥,称呼一声国舅并不逾礼。”

    琴思月(龙汐)严肃脸:“皇姥爷是姥爷的哥哥,裕王姥爷也是姥爷的哥哥,我就不能管裕王姥爷叫皇姥爷。”

    “呃!”太宗拍拍琴思月(龙汐)的脑袋瓜,“朕是自找麻烦,在乾清宫养了个管家婆婆。”

    自今而后,国舅二字再没用到后族之外的人身上。

    这是其中的一桩,甄贵妃宠惯内帏,琴思月(龙汐)有康王撑腰,两下没少打擂台。后来太宗皇帝在甄家的地盘遇刺,琴思月(龙汐)为护驾差点儿叫乱弩射成刺猬,甄家虽然没受重惩,从此以后颇为识相地绕着这位小姑奶奶走。直到朝云公主下嫁神龙将军府,两下关系才渐缓和,虽是如此,既有许多不愉快的过往放着,琴思月(龙汐)再说起“咱们家老亲”这五个字时都需咬住后槽牙才能保证不会失态。

    御医在给琴思月(龙汐)诊平安脉时犹豫着问:“殿下,您是精通医理的,可曾觉察有双胎之相?”

    琴思月(龙汐)自然是有数的:“与葵儿那时的脉息不大像啊?”

    御医提醒她:“殿下,据臣所知,虽是双胎,同为男婴或同为女婴跟龙凤胎的脉象也不相同。”

    琴思月(龙汐)点点头:“我也虑着了,依你看可有险症?”

    御医沉吟片刻回道:“殿下素来强壮,又不是头生子,想来是不会如何的,但双生子多数早产,还是预做准备为妙。”

    “嗯。”琴思月(龙汐)叮嘱,“不要惊动宫里。”

    御医应着:“臣明白。”

    朝云公主的情景并不是秘密,甭管盼她死活,除了内廷,伯爵府、康王府、忠孝王府、忠诚王府并几家相与世交都送了许多上品的药材过来,万年灵芝、千年人参、北海珍珠、天山雪莲——各类奇贵药材应有尽有。

    “主子,以奴婢来看,这忠温王爷是最大方的。”春兰捧着盒子拿给琴思月(龙汐)看,“早先送了生产用的人参,现在又给了产后调理的当归,还怕您用错药,特地写了留意的纸条。”

    “七舅啊。”琴思月(龙汐)点了下额头,“从小到大,除了康王舅,也只七舅对我最好。”

    “他可不愿意把你当外甥。”顾长白(魔坤)一步迈进来,“今儿个怎么样,宝宝乖不乖?”

    “生完这一胎,你是乐意找谁生找谁生去。”琴思月(龙汐)扶着肚子站起来,“没下回了。”

    “不生就不生,四个孩子刚好!”顾长白(魔坤)拿起盒子看一眼,“忠廉王最近又不老实,你别跟他们走太近。”

    “他就是老实我也走不近。”琴思月(龙汐)也有耳目,自然知道忠廉王借着领管理藩院的机会跟蒙古有些交际,她另有主意,自然不会多加过问。

    太宗皇帝的冥诞刚过,琴思月(龙汐)当真提前发动,帝后奉皇太后祭祖未归,监国的永林把太医院的妇科圣手全部打包送进了神龙将军府。

    足足疼了一夜,东大院终于听到婴啼声,先有一个稳婆抱着孩子出来道喜:“公主生了个健康的哥儿。”

    张夫人喜不自胜:“好,快——把哥儿抱来我瞧瞧。”

    陪张夫人婆媳等候的春华暗暗叹息,道喜后方说:“老太太还等着信儿呢,奴婢这就回去,好让老太太放心。”

    张夫人含笑点头:“去吧!”

    顾老太君听说添了曾孙后喜忧掺半,好在丹琦有了身孕,御医又讲琴思月(龙汐)今后不利生产,只要劝服顾尹父子以大局为重将多出的神龙将军府世职传到顾正身上,丹琦母子的身价必然大大增涨,凭借顾家威势,将来如何尚未可知。一旦丹琦正位,顾正便是获封承恩公的国丈之尊,将来神龙将军府的世职传给顾琛,公爵传给不梵,再随意赏个爵位补偿顾炼,端得是一举数得。

    现实与理想总有莫大差距,顾老太君刚让春华找出早先要送给曾孙的金锁准备过东大院去,又有丫鬟报喜:“恭喜老太太、贺喜老太太,公主大奶奶生了一对健康的哥儿。”

    顾老太君身子一晃:“一对儿?”

    “是。”小丫鬟没有眼色,“春华姐姐走的急,没等着四少爷降生,太太这才打发奴婢过来。”

    “好!好!好!”顾老太君勉强撑起笑容,“春华,把给哥儿洗三添盆的那双镯子取了来。”

    神龙将军府上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