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海岸线公司“补位”

    第211章:海岸线公司“补位” (第3/3页)

 很快,庞德的话证实了他的猜测,道:“除了军方的2000亿订单预算,今后政办机构采购设备一律都是采用国产芯片支持下的全息电产品,如此一来便能给国产半导体工业链的建设提供一个初具规模的市场需求,同时也不与英特尔冲突了。”

    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国家重要的部门和军方必须采用国货,这一点是没人能对此有任何异议的。

    叶华竖起了大拇指,皱着的眉头松开了,露出笑容,道:“还是国家高瞻远瞩。”

    却又道:“只不过这样的话,保障产品性能将意味着成本会大幅度上升,压缩成本意味着性能反而比不上民用商业级的全息电产品啊。”

    闻言庞德无奈的叹道:“没办法,咱们起步晚,这学费还是得交啊,市场大环境国家已经提供最好的环境了,希望国内的那些科研机构和半导体厂商争口气吧。”

    说着不由得看向了叶华,半开玩笑式的补充道:“要是你和你的公司能够大举投入进军半导体产业就好了,资金充裕,技术研发上……我觉得有你这么一个天才坐镇不好说啊,哈哈!”

    听到庞德这番言论,叶华听得出来,这话有点怂恿和探口风的味道啊。

    毕竟,海岸线公司确实有钱,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是超级有钱,而半导体工业链中,尤其是芯片行业,是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长时间的研发,回报周期长,还要面临外部强大的竞争压力,可能你好不容易搞出来了新一代产品,结果人家更新一代的产品放出来,那投入就打水漂了。

    所以很多企业在芯片行业都是兴致缺缺,不仅是国内,国外都一样,主要是玩不起风险太大了,只要下决心玩就得做好长时间烧钱的准备,而且是大量的烧钱。

    只有像海岸线公司,像叶华这种喝杯茶都能喝掉一套房子的主儿才玩的转,所以庞德是真的希望海岸线公司去玩一玩芯片的,别的企业没你叶华这么有钱,别人玩就是豁出去玩命的节奏,海岸线有钱玩脱了,顶多出点血,小感冒而已,要是能玩出一片天可就赚大了啊。

    叶华在心中忍不住笑了,他早就想好了以后某个时间点要卖了英特尔的,进军半导体产业老早就是他未来的一大关键性的商业布局。

    国家都已经准备发力了,他也不打算隐瞒这个意图,笑道:“实不相瞒庞专员,海岸线公司进军芯片界是我们未来远景规划极为重要的一环,我们的目标是跟英特尔扳手腕,所以可以说在半导体工业的投入我公司必然是不惜血本的。”

    “嗯……嗯?你说什么???”

    ……

    昭灵驷玉说

    (Ps:可能有读者看到600亿和9000亿,数值差距似乎有点大,首先这只是PHC的硬件收入,这里的利润只有6.25%左右,而实体制造业利润低是共识,可能疑问了,文中PHC属于高科技产品,利润高才对啊,这就要从大局去考虑了,显然PHC产品的真正盈利点不在硬件本身,它更像是一个生态的基础设施,生态越大其他盈利点才强劲。这就是生态的玩法儿,互联网界不是有句名言:羊毛出在狗身上,这边在亏,那边大赚,但那边能大赚的前提是这边投入不能停哪怕亏本,但最后是要算总账的,看的也是总账。即便抛开这些,其实600亿的利润已经很恐怖了,还是有疑问的童鞋可以回头看看“揭幕演讲”的情节,主角提出“傻瓜制造”和制造业是知识的净损失方等概念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