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九章 当年楚地有白楼

    第两百九十九章 当年楚地有白楼 (第2/3页)

    李扶摇一拍桌子,桌上的一个瓷碗被震荡而起,落下之后,移了位置,但是这便是正正好好的接住那条酒水所化的水蛇,更为难能可贵的则是这一一条水蛇入碗,没有洒出分毫酒水。

    此刻酒楼里并无旁人,就连那个掌柜的都到了后厨帮忙,若不是如此,被旁人看见了两人之间的斗法,只怕会瞠目结舌,这种神通,想来也只能像是谢府主那一类的江湖顶尖高手才能做出来的吧?

    李扶摇接到酒水,却没有端起来一饮而尽,在汉子眼中便是缺乏了些豪气,可李扶摇按住酒碗,轻笑道:“酒水不多,大侠独饮吧。”

    话音尚未落下,酒碗里的酒水便如之前一般,尽数激射回去,这是来时是一条水蛇,回去的时候却是一柄水剑。

    汉子哈哈一笑,拿起酒壶尽数接下,然后一饮而尽。

    汉子抹了把嘴之后,笑着问道:“如此年轻,便有这份境界,只怕是小邑楼都没办法教导出这种弟子吧,阁下是逗留在北海未曾离去的山上人?”

    北海圣丹一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两三年,但是也绝不是此地已经没有了修士。

    除去一些本就是北海人的修士之外,说不得还有一些外地修士仍旧为了圣丹,而留在北海,迟迟不肯离去。

    只是看着李扶摇背负剑匣,那汉子是把李扶摇当作野修一类,没有往三教修士方面去想。

    三教修士背靠大树,自然不好招惹,可若是一般野修,便没有这么多讲究。

    李扶摇笑道:“孤魂野鬼,四处游荡。”

    这般模棱两可的话,让人摸不清楚底细。

    汉子思索片刻,方才试探问道:“阁下来宁府城,也是为了那本秘籍?”

    李扶摇一怔,随即疑惑道:“什么秘籍?”

    汉子仔细打量李扶摇的神色,发现不似作伪,这才心头有些苦涩,这种事情,自己直白问出口本来就不妥,现如今还问的是一个原本就不知道的修士,现如今他知道之后,若是想着喝一杯羹怎么办?

    只是从刚才短暂交手来看,汉子倒是觉得这年轻人有极大可能不是他的对手,可若是真是一个根正苗红的三教修士,之后还藏有许多法器又当如何?

    夺宝一事,只怕要平添几分意外。

    李扶摇见汉子不再说话,也没有继续开口,行走江湖,本就忌讳交浅言深,尤其是他才和那人第一次见面,要是这样就各自像是倒豆子一样把各自的秘密倒出来,只怕也有些匪夷所思。

    李扶摇现在有些疑惑鱼凫的去向,为何这么久了,都没回来?

    那汉子思索很久,忽然提起那杆大戟走向李扶摇这桌,把大戟随意放在离着李扶摇不远处的墙角,然后坐下低声问道:“愿不愿意一起做笔买卖?”

    李扶摇笑着低头,轻声道:“愿闻其详。”

    对于秘籍,李扶摇本来便不感兴趣,只是想着是在宁府城里,这里的一静一动都要被那位谢府主尽收眼底,既然是如此,倒不如好好看看这到底是一桩什么事情,若是有可能和那位谢府主有关联呢?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汉子沉声道:“有些丑话我要说在前头,倘若你当真要做这笔买卖,便只能和我一头,当然,若是听了,不感兴趣,我也不会强求,只是若是让我发现你若是跟着旁人打这本秘籍的事情,别怪我痛下杀手!”

    说这些话的时候,汉子故意显露出了一股磅礴气机,显然便是要让李扶摇知道轻重。

    李扶摇想了想,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下来。

    汉子这才开口说道:“谢淮阴前些日子出城去追杀宁府城里魏家的魏仙,说是为了为北海江湖铲除恶人,但实际上是因为魏仙因缘际会得到了一本秘籍,这本秘籍并不简单,应当是记载在一门高深术法,到底是儒教还是道教的,说不清楚,现如今知道这件事的人,不多,除去谢淮阴本人之外,一共至多还有三人,我算是一人,另外两人应该现如今也在宁府城里。”

    李扶摇不傻,听懂了汉子的言下之意,“我替你拦下一人,我的好处是什么?”

    做买卖,自然是有付出便要有收获。

    汉子低声道:“拿到秘籍之后,上面术法,你我共学,甚至你把秘籍拿走,我自己抄录一份也不无不可。”

    李扶摇沉默片刻,这才轻声开口问道:“那两个人境界修为如何?那位谢府主当真是个简单的江湖武夫?”

    做买卖,还得知道其中利害。

    汉子沉默片刻,轻声道:“这两人,一人叫做厉安,是前来北海打捞圣丹无果,但却没有急着离去的修士,听说和儒教有些关系,但是不管怎么看,关系都相当有限,若不是如此,怎会年过半百才是一个青丝境的修士?至于姜酆,则是楚国的国师……”

    谈起楚国,便牵扯出一桩陈年旧事,山河之中,延陵与大余和梁溪三足鼎立,可在这三大王朝名义上的疆域内,

    也会有很多小国,比如李扶摇待了很多年的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