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梦蝶之境

    第204章 梦蝶之境 (第2/3页)

   也许就是自己真实和虚幻分不清了,才动了情愫,才会在看见赵昀腐败奢靡生活与前方百姓悲惨的生活做对比,让身为炎黄子孙的他,顿时引起了他的无尽愤怒,从而让轩辕剑引动了九州龙脉,与他合二为一。

    虚幻和真实本来就存在于一念之间,你若当真便是真,你若当假便是假,真真假假又何必去分的如此清晰。

    人生天地间,只求问心无愧,心神通达即可。

    自己的思维不要周围的外物所影响,达到不凝滞于物的境界。

    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才能乘物以游心,而不被任何思想,利益所奴役,所累,才是全生。

    他荆无道杀人,只凭本心。

    认定可杀之人,阻碍无道帝国强大之人,绝不手下留情。

    荆无道此时仿佛已经心神通达,达到了一种无穷奥秘的心境境界。

    心中那些,因为爆发失去理智,强暴了李芷柔的负面情绪,开始一一从他的心中散去,直到无影无踪。

    如果是此时的心境,李芷柔即使骂的狠毒一百倍,也不会让他失去理智。

    为君者,最怕的就是失去理智。

    因为他的一言一行就可以决定无数的生灵的生死存亡,帝国的安危。

    所有必须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被万事万物影响的心境。

    ……

    看着有所悟的荆无道,庄子抚摸了一下胡子,不断点着头,笑道:“哈哈,小辈你很不错,短短一瞬间,就顿悟到了‘梦蝶’的境界。”

    “梦蝶”之境,也是道家修炼到炼神返虚必须的心境境界。

    早在春秋战国之时,庄子化作普通人,周游列国,体验人生百态,创出《庄子》一书,达到梦蝶之境。

    要知道,庄子虽为道祖师弟,但年龄在天祸之难前的修炼界中,只算得上晚辈,可见其天赋的强大

    也是因为庄子对于道家,天地自然的领悟能力不弱于当初的道祖老子,才被老子推荐成为留守二人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