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风烟起 第九十二章

    第一卷风烟起 第九十二章 (第2/3页)

个大字,两边石柱上雕刻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赞扬了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和诸葛亮业济两朝的赤胆忠心。

    两边小门上雕刻着穷义诸葛亮的名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表明了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虽过着平淡的日子,却胸怀远大的志向。

    现在请大家看一下石牌坊的背面,上方有五个大字

    “三代下一人”,这是陈维周所提出的,意思是说诸葛亮是夏,商,周三代以后最高尚,最伟大的人,没有其他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

    两边柱子上同样是杜甫的诗句: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这句诗赞扬了诸葛亮杰出的政治军事大能。

    过了石牌坊,穿行躬耕田,就到小虹桥了,那么请各位游客注意脚下安全,清代王铽在隆中十咏中写到小桥说:有人睹物思玄德,曾向小虹桥上行。

    这座小桥还留有一段趣史呢,据说,刘备二顾茅庐时,在桥旁遇见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看老人衣着狐裘,谈吐不凡,曾误以为是诸葛亮,闹出了一场误会。

    从此,小虹桥也和隆中一样著名于世了。各位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便是武侯祠了。

    隆中的武侯祠最早建于东晋,屡建屡毁,目前的武侯祠是清康熙三十八年重新修建的。

    它依山势而建,是一个四进三院的层台式建筑。殿正中有诸葛亮仿真铜像,头戴纶巾,身披八卦衣,手持鹅毛扇。

    当然,这铜像可是根据史书:亮,身高八尺的记载,通过计量单位的换算,按照真人比例进行铸造的呢!

    再看看主殿不难发现主殿内供奉着诸葛亮祖孙三人,殿内正中的匾额上还有四个大字天下奇才。

    大殿的左侧有两个偏殿:娘娘殿和三义殿。殿前庭院中有一桂花树,据说为明末时植,每年盛花季节,清香扑鼻。

    武侯祠的右下首就是三顾堂,顾名思义就是为了纪念刘备三顾茅庐而修建的。

    门两旁的一副对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游客朋友们,你们可以猜一下这幅对联的意思是什么吗?

    看来有人猜对了,两表指诸葛亮入川后,为刘备的千秋伟业所作的两个出师表,三顾当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