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青丝绾 第九十七章

    第二卷青丝绾 第九十七章 (第2/3页)

扫而光;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东去,将古往今来令人感到烦恼的事都冲洗干净了。今日登上黄鹤楼,让我们宠辱皆忘,未来可期。请各位和我一同上楼,这里是一楼半的跑马廊,也是黄鹤楼唯一对外开放的夹层。现在大家也许已经注意到了,黄鹤楼外观为五层,但里面却不是这样,它实际上有九层。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称单数为阳数,“9”是阳数中最大的,又与汉字长久的“久”同音,有天长地久的意思。在这个跑马廊里主要是陈列一些名人字画,供大家观赏。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二楼大厅,该大厅展示着黄鹤楼的历史兴衰,这里陈列着唐宋元明清和现代六座黄鹤楼模型。您瞧,这座唐朝的黄鹤楼,一楼和城相连,外看只有两层,整体结构比较简洁粗犷,给人一种古朴雄浑的感觉。与唐朝开放的名风十分契合。再看一下宋代的楼,由楼、台、轩、廊组合而成的一个庭院式建筑群体,展现了宋代精致隽逸的艺术风格。元代的以奇特为特点,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这是与元朝国土幅员辽阔有关,中间有一道桥寄寓了希望南北文化和平相处的美好愿望。到明代,黄鹤楼集合了南北文化精髓。大家再看,这里还有一些布蓬之类的东西,您知道这是什么用的吗?没错,这就是咱们古时人们用的遮阳伞。请看这边清朝的黄鹤楼,清代的黄鹤楼是古代黄鹤楼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它应天、地、人分为三层,第一层有12个檐,代表着一天12 个时辰,第二层十二个檐,代表一年有12 个月,第三层的二十八个角,代表了二十八星宿。

    能将中国传统的天文历法文化融入其中,是它的最神奇之处了,很遗憾它最后化为灰烬,这就是现在的黄鹤楼了。看完这些,我们不难发现每个朝代有着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文化,到最后我们也可以看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南北文化融合。

    请大家扶好楼梯随我到三楼。这里是一副名为“文人荟粹”的陶版瓷画。画面人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