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武则天的抉择

    第四百章 武则天的抉择 (第2/3页)

从逆乃受裹挟。其建议,莫若恕其死罪而纳降,既可得勇将感恩效节,又可以其为表率,分化契丹部族中心念王化之人。臣以为,卢小闲此议,可以考虑,唯望陛下圣裁!”

    听狄仁杰说是卢小闲的意思,武则天眨巴了几下眼睛,想也没想便道:“可!既是卢小闲举荐,就准奏吧!传旨,封为李楷固为左玉钤卫将军,骆务整为右武威卫将军。”

    武则天的裁决让群臣差点没惊掉下巴,卢小闲只不过是张易之与张昌宗手底下的奴才,陛下却对他如此言听计从,可见张氏兄弟在武则天这里有多得宠。

    “陛下圣明!”恭维声下,是武懿宗尴尬的表情。

    武则天是非常有主见的皇帝,当然不会因为卢小闲是张氏兄弟的亲信就随便盲从,她心中很清楚,卢小闲的建议是足智多谋和高瞻远瞩之举,赦免并重用李楷固与骆务整,是为了彻底征服这两位异族猛士的心。

    虽然李尽忠和孙万荣都死了,但还有些百折不挠的契丹余党依旧在与朝廷作对,如果可以让李楷固和骆务整去平叛,一来他们在契丹威名赫赫,二来他们铁定是知己知彼,三来让李楷固和骆务整受命领兵去攻打昔日的族人,也是一招 “以夷制夷”的成功手段。

    武则天心中暗想,看来是时候再召见一次卢小闲了。

    ……

    迎仙宫位于宣政殿西北方位,武则天一直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寝宫。迎仙宫大殿的四周古树参天,绿树成荫,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这里不仅宽阔,而且还很华丽,真可谓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殿内,武则天瞅着立在自己面前的卢小闲,卢小闲不卑不亢始终没有说话。

    真是个奇怪的年轻人,自从他出现之后,很多怪异之事都无法解释,这让武则天不由想起曾经见过的两位术士:袁天罡和李淳风。

    她心里不停的在犯嘀咕,莫非卢小闲也是位术士,可看上去似乎又不像。

    不管怎么说,武则天不得不承认,卢小闲的远见卓识非常独到,至少他所预测的事情有理有据,并且基本上**不离十,在这方面与他比肩的人并不多。

    上一次卢小闲返回洛阳,武则天很想当面听听他的见解,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最终武则天还是放弃了,并没有召见卢小闲,只是让杨思与上官婉儿去向卢小闲侧面进行询问。

    这一次不一样,武则天在作出如此重大的决定之前,心中颇有些忐忑,必须当面向卢小闲征询的明明白白才行。

    武则天对上官婉儿呶呶嘴:“婉儿,给卢公子赐座!”

    卢小闲只一介布衣,武则天贵为天子,此刻她让卢小闲坐着与自己说话,充分说明她对卢小闲还是很看重的。

    卢小闲谢恩坐定之后,武则天沉声问道:“能告诉朕吗,为什么两次与契丹交战的结果,与你之前的预测丝毫不差?”

    卢小闲早就料到武则天会有此一问,若换作自己也一定会非常好好奇。他稳了稳心神,小心翼翼道:“如果草民说是猜的,陛下信吗?”

    “朕不信!”武则天摇摇头。

    “那如果草民说自己能未卜先知,陛下信吗?”卢小闲又问道。

    “不信!”武则天依然摇头。

    “既然草民说什么陛下都不信,陛下又何须为这些旁枝末梢的小事而费心劳神呢?”

    卢小闲的回答振振有辞,但事实上什么也没说。武则天不由一怔,旋即笑道:“你说的有道理!”

    上官婉儿在一旁觉得很奇怪,今日陛下端是好脾气。

    真正聪明的人,从不纠缠。

    武则天算得上是聪明人,所以她很洒脱不再刨根问底,而是换了个话题:“此次平定契丹叛乱,你亲自取得孙万荣首级,立下大功。说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草民什么赏赐也不要!”话一出口,卢小闲旋即意识到自己的直接拒绝也许会让武则天很没面子,又赶紧补充了一句,“若陛下真要赏赐,就赏给邺国公与恒国公吧,他们于草民有知遇之恩!”

    听了卢小闲这话,武则天满意的点点头。

    上官婉儿不能不佩服卢小闲,他的回答无懈可击,恰到好处。张易之与张昌宗兄弟俩是陛下宠爱之人,卢小闲能够不忘本让陛下很是欣赏。

    “赏赐的事朕会再考虑的!”武则天目光一闪,再转换了话题,“你可知道朕召你回来,所为何事?”

    终于问到正题了,卢小闲摇摇头:“草民不知道,请陛下明示

    武则天召他回来的用意,卢小闲早就猜到了,但此刻他必须装傻。

    “装傻”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处世之道。有些时候看破却不能说破,这才是真正聪明人所为。

    “朕年纪大了,说不定哪一日就会归天,太子之位不能一直空悬,朕想立儿子为太子,不知你怎么看?”武则天用睿智的目光盯着卢小闲。

    自古以来,皇帝都会立子嗣为太子,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