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章 (第2/3页)

   两个孩子,大姑娘已婚,找的好像是外乡单位一个什么干事。老二才10岁,上二年级。

    这下大人物了,二娃。支书不知从哪里摸了一只烟出来,还歪歪的,头上烟丝都掉完了。

    这有,这有舅。二娃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掏出兜里的‘玉溪’。

    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好烟啊。支书把自己那枝已没了分量的不知什么牌子的烟往门框上一放,手轻轻一抖,烟又掉到了高低不平的土地面上,本来就烟丝不多了,经这么一摔,几乎就只剩一半了。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对小辈这么说话反而就显得轻松。这时支书老婆端了一白瓷缸子玉米醪糟过来了,缸子里还插了根竹筷:来,二娃,趁热。

    醪糟是本地农村家家必备的待客之物,蒸煮搅拌发酵,密封半个来月,就可以用开水冲喝了。包谷面结成的像棉花一样柔软的团团,香甜香甜的,比啤酒劲大。

    二娃最爱这个,五岁就能舔,十岁就能喝半缸子。嘬了一口,抿抿嘴,嗯:好喝。

    是这样,你看舅,二娃这么这么一说。说实话,对于支书来说这是好事,既可以和领导们套套关系,没准还有别的什么好处。但多年的支书经验告诉他,什么事都不能答应的太快,那样不利于主动权的掌握。

    正值中午,支书小儿子背着个书包,手里不知从哪里捡了个树枝,抽打着门前路边的野草嘴里还叽哩哇啦唱着往家跳。支书站起身喊到:泉娃,莫掉下去了。

    泉娃,叫哥。二娃迎了上去。顺手就往裤兜里淘,抓出两张一百元大票,直往泉娃手里塞。

    来,泉娃,去买好吃的。

    这那行,给二娃哥。支书老婆抬着两只面手从里屋冲出来,说着就做出挡钱的样子。

    不是给你的,舅妈,你快去忙你的。

    这二娃,你这是干啥,支书嘴里这么说,心里在想,这小子还真有钱了。

    ……

    马彪,是当时邱元坝有名的地皮,那里好事坏事很少有他不参与的。膀大腰圆,脸上横肉像他老子一不小心专门给他贴上去的,没个规律的躺卧在鼻子两边。三十九岁的人,媳妇被打跑不算,儿子去年也离开他跑出去了,据说去了广州。

    他舅舅就是现任邱元坝乡副书记,还有个干老子就是二娃现在挖金的地方、拥有直辖权的小河坝大队支书。这个坝其实是当年民政局已赔偿过了,属于水库淹没区域。后来水库水位下降,这个坝便又露了出来,靠近坝的小河坝大队井上村村民又捡起河坝周边有土的地方种上了洋芋红薯什么的,谁占到谁的,谁先种上就成了谁的地。

    其实这会还有不少村民没有反应过来,要不早就有人动歪脑子了。这个漏洞让马彪琢磨出来了,谁都知道,只要马彪摊上的事,没人敢惹也没人惹的起。

    月末最后一天,天似阴似沉,马彪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