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光和二年末

    第37章 光和二年末 (第2/3页)

武皇帝的传奇一生就此开始……——“摘自《汉书重修第二十九卷》。作者:佚名。”

    179年(光和二年),也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走过去了。历史的车轮依然滚滚向前。只是在前方的道路上,似乎出现了岔路。掌舵马车的人,是否还会驾着汉室这架破旧的马车向着原路行走呢?

    谁也不知道……

    179年也是一个不凡的一年,有三位著名的谋士便是今年出生的。他们分别是:

    蜀汉著名谋臣法正。

    西晋的建立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懿。

    蜀汉著名军师庞统。

    新年的春节也就此悄然来临,这个冬天却特别的冷,我们总说汉末是天灾人祸频频发生的一个时代,在黄巾军起义之前,整个大汉有五六千万人口,到了三国鼎立时期,蜀汉刘禅炎兴元年(236年):蜀汉940,000人。曹魏曹奂景元元年(236年):曹魏4,432,881人。东吴孙皓天纪四年(280年):东吴2,300,000人。三者一加,八百万人口不到。

    这时多么一个心痛的数字,这可能是自西周分封以后,汉族人口又降低到了一个历史最低点。

    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竺可桢先生的代表作品《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书中的考证而出,其实古代的温度是一种多刺变化。

    在殷商时期,黄河都还在跑大象犀牛,这在历代出土的文物中佐证了这一点。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两到三度。而到了东周时期开始进入第一寒冷期,史书记载:周孝王七年(前903年),厉王生,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即汉水结冰。作为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自陕西经过湖北流到长江。可想而知对于缺医少食,物资匮乏的古代是多么大的一场灾难。而其后温度又开始逐渐回升,到了两汉又是一个相对温暖期,而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气候又开始进入到了第二个寒冷期。

    “室外的造纸事宜要全部移入搭建好的房屋内,城外灾民缺衣少服,要尽量减少外出。和那些管事们说,造纸的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