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富贵重于性命

    第47章 富贵重于性命 (第2/3页)

    张让慌忙也跟着宣布:“退朝!”紧紧的跟着过去伺候刘宏了。

    董太后,刘辩也跟着离开了,留下了众臣四目相对,多是一声叹息。

    洛阳的消息是不可能这么快传到关外的,南阳郡甚至不知道阳球谋逆之事,饶文是睡了一个好觉起来,美滋滋的让别人伺候着,饶文虽然已经没有那个东西,干那事是有心无力,但是不代表性取向变了啊。有个赏心悦目的人伺候自己,谁不高兴呢。

    饶文一起来,杨弘早早的就候在了内宅,殷勤的伺候着饶文享受了一桌子专门派人到南阳打包好的好酒好菜,饶文一拍脑袋,还好没忘了正事,问道:“杨县令知道县内有张姓人家吗?应该还是一户大族。”

    杨弘虽然拼命的巴结饶文,但是其本身的能力并不糟糕,对自己县内的情况熟悉的滚瓜烂熟,拱手道:“涅阳县自村乡到县,共有五十多户张姓,若论大族,县内便有一户张姓大族。”

    “那他族内是否有一人叫张仲景?”饶文带着期望问道,在晋以前,并不流行取双字名,主要的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觉得双字名为贱名,通常只有底下的底层人才去取双字名,当然也有人说是因为王莽禁止二字名的原因,但是这一点有点站不住脚。

    王莽的改革是失败的,在位也仅有十五年,所以他任何东西必定就会被打入另策,并且被妖魔化,作为重整江山的光武帝刘秀怎么会不大加鞭渎这一项不方便的政策呢?根本原因还是更可能社会风气如此,人心才是更难变的东西啊,所以这一点到了东晋衣冠南渡,五胡乱华那个无比混乱的时代才开始打破,世家大族的字名都是有规定排序的,比如司马八达中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懿,字仲达;司马孚,字叔达;司马馗,字季达;司马恂,字显达;司马进,字惠达;司马通,字雅达;司马敏,字幼达。

    在大族,还要双字?这样的人少之又少。若是有杨弘肯定是知道的,但是杨弘突然灵光一现,想起了什么,带着试探的问道:“让公公莫不是要找姓张,字仲景的人呢?张老太爷的嫡幼子张机,字仲景。”

    饶文高兴的一拍桌子道:“对,没错,就是他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刘辩说要找的人时候也含含糊糊的,“医圣”张仲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