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练兵

    第149章 练兵 (第3/3页)

    顾家想不到的是,这个干巴巴的老头之前在东观当郎中时,与卢植、韩说等修撰《东观汉记》,后正遭流放,所以没有来得及写成。他因此上书所著的十意,分别首目,附在书尾(《邕别传》记载有《律历意》、《礼意》、《乐意》、《郊祀意》、《天文意》、《车服意》)。

    而这样才高八斗的人物却因为得罪了宦官的弟弟而不得不远走他乡,东躲西藏。

    顾雍也因为是蔡邕亲传弟子的身份受到了所有人的善待,要知道,过去的中原只会鄙夷江东人是土包子,是蛮夷,正是这种歧视和区别对待导致了后来三国分裂的隐患之一。

    顾雍随着蔡邕走进关中,几乎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每天都要有络绎不绝的人前来拜访蔡邕,就连他们的车队都不得不空出一个车子来专门收别人送给蔡邕的礼物。

    顾雍很是羡慕老师的风光,而老师看着那些礼物都眼神复杂,多是一句叹息。

    “曾经五原太守王智(中常侍王甫之弟)诬陷老夫,说老夫心放怀怨,诽谤朝廷。他们可有一人有言?现在陛下又重新启用我,便又来巴结、阿谀奉承。只是一伙墙头之徒罢了……”

    顾雍这小小年纪还只能似懂非懂蔡邕的话。

    “不要管这些俗礼了,加快速度,尽快赶到洛阳!”蔡邕命令护卫道。

    车位的护卫皆恭谨的应命:“遵从老大人之命。”

    “殿下、殿下……”

    堂中的大厅内,荀攸正在为刘辩讲解《礼记》,四书之名始于宋朝,现在只有五经之名。《礼记》所包括的范围很广,从国家的典章制度,直至个人的行为准则。蔡邕是上了年纪的夫子,必然对这方面东西十分重视,而这正是刘辩所缺的东西,而正好荀攸的学问也不差,荀家历代大儒,用来讲解刘辩对于《礼记》的疑惑还是简单的信手拈来。

    听到饶文的喊叫,荀攸不得不打断了讲解,刘辨也轻轻放下手中的书卷,看着慌忙跑来的饶文呵斥道:“慌什么!有什么事情好好说!”

    “诺……”饶文吞了口口水禀报道:“蔡邕老大人已经离京城只有二十多里地了,想必今天就能赶到了。”

    “嗯……”刘辩站起来渡了几步:“拖了这么些天,该来的还是会来的。”

    荀攸微笑道:“听说蔡老大人一到南阳那是拜者如云,从者如雨啊”

    “哼……”刘辩摇了摇头:“这伙人哪是去拜访老大人,一不过是冲着老大人人的名,二?估计也是冲着吾来吧。”

    “更衣!”刘辩立即下了决断:“既然大家都要演戏,吾怎么能不去捧捧场子,不然还不知道他们会在蔡夫子耳边嘀嘀咕咕说什么好听的东西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