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平原消耗战

    468.平原消耗战 (第2/3页)

着织田信长发起了冲锋,却不料立即遭到了信长这个东瀛战国头号人民币玩家的迎头痛击!

    三段击!铁炮三段击,再辅助以少量的大炮,以及一定的拒马、壕沟,信长便在长蓧之战中完成了无损七千杀的壮举!

    武田胜赖的赤背铁骑遭到了灭顶之灾,他本人的威信威望大打折扣,最终在七年后被家臣背叛而不得不切腹,武田家就此灭亡。

    可以说,长蓧之战是历史的转折点,这是火枪兵第一次被成规模的运用到战斗当中,而结果却是对传统强敌——骑兵的毁灭性打击。

    这是一场先进生产力对落后生产力的屠杀,也是一次新思想、新思维对传统观念的剿灭。从那以后,东瀛各国就减少了对骑兵的配备编制,转而大大增加了火枪兵的数量和编制。换句话说,这已经是近现代军队的雏形,而东瀛率先完成了这一点。

    后人经常会问,为什么东瀛的明治维新可以成功,而大清朝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不能成功?我认为,意识形态上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我却认为是东瀛对新思想、新思维的接受程度与落后封闭的满清不可同日而语,远超过腐败守旧的满清贵族。

    而仅从这个角度讲,其实在东瀛战国时期、大明万历年间,彼此的差距其实就已经在一点一滴的积累,而其后的一切不过是两边引起质变罢了。而曾经被称作“上帝之鞭”的铁木真的子民们越来越落寞,也是此理。

    回到眼前的战场,当面的三千骑兵装备完整、士气旺盛,一看就是生力军,八成是昨天夜间并未在河畔扎营,而是接到消息后紧急赶过来援助的。

    望着他们,我不由的暗暗皱眉,我们的骑兵都是重装铁骑,对上轻骑兵没有机动力的优势。若是被这样一支骑兵队缠住,单纯的交击并不可怕,但是若是对方火器恢复了实力、被四面围歼,那可就是灭顶之灾了!

    打还是走?如果打,那结果难料,我手下的两千铁骑突袭没有问题,但是正面强攻却绝不明智。

    如果走......我回望了一眼远处的海岸线,我走了,尚未露脸的叶思忠怎么办?难道扔下他不管了?

    这家伙,怎么还没到!

    我不由的有些恼怒,说好了拂晓便要撤离,这日头都应经脱离海平面了,他的人影我还都没见着呢!你到底在哪里?

    正在焦急犹豫之际,忽然,在那队蓝甲骑兵的侧翼山头之上出现了一条黑线!

    我立即从腰间抽出望远镜,对着那黑线定睛一看,却不是叶思忠的铁骑队伍又是谁呢?

    好家伙,不出现则罢了,一出现就占据了绝对有利的地形!

    望远镜的视野中,只见叶思忠手中战刀一挥,两千铁骑立即一力向前、宛如下山猛虎一般,对着蓝甲骑兵的侧腹就直插下去!

    骑兵队的转身是非常缓慢的,必须完成整个阵型的调头才算调头。若是单独一匹、几匹或小部分战马完成转身,不但不能起到迎敌的效果,反而会彻底打乱自身的阵型、不如不转。

    敌方的骑兵队指挥官也算是有经验,在发现侧翼的我军之后没有下令转向,而是带着全队一起向前加速!

    这样的战术相当于壁虎断尾,简单的说,把后面的尾巴留给敌人吃掉,前面的大部分却可以加速逸出、完成转向!

    对于老式的骑兵来说,这样的战术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对于关宁铁骑这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