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章 平戎三策

    正文 第九十章 平戎三策 (第2/3页)

偃的下场有点惨。可用的是在敌人身上又有什么不行的呢。主父偃被诛族,可谁敢诛赵铭的族!而且这比主父偃的推恩令更为详尽厉害!划分牧场,分封诸子,那只能越封越少!

    “好个平戎三策,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微臣为大赵贺。”何至卿满面喜色,心服口服。虽然第二条与第三条前无实例。但是有理有据又有相似的史料参照对应,实施起来成功的可能性相当的大。百年来一直在大赵身上吸血的契丹现在有望在本朝解决,这可是可以留名青史的机会,可受万世传唱。你看史上解决外族的先辈,何人不是流芳百年。在座的各位都能青史留声,这不就是文臣武将最大的荣耀!就这点来说。六殿下功莫大焉!

    看着上至皇帝下至众臣无不喜上颜面,赵铭不得不泼下冷水浇灭这狂热的劲头:“诸位大臣请注意,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把契丹打败打疼打得乖乖听话。不然所谓的平戎三策不过是空中阁楼,镜花水月而已。”这才那跟那啊,一副打了鸡血的模样。

    “殿下不然。”虽然被当面反驳,何至卿却不生气,面上欣赏之声更浓,“契丹今年日见壮大,我大赵却被西燕南唐拖累一直腾不出手来,迟早让契丹为祸一方。今日先定先图契丹的国策,又有六殿下所献奇策。算是定下了大赵外事上的方向。这确实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中书令吴书看着赵铭有些不明白的表情,笑着接口道:“殿下别小看这国策上的方向。看似空泛无质,其实牵扯甚多。但只要我大赵方向正确。我等不才,就有信心一一调整实现这个目标。而且最重要的是微臣等还看到了…”吴书突然醒悟,与众位大臣和皇帝相视一笑,闭口不言。

    看到了什么啊?混蛋,说到一半就突然停下这不是吊人胃口吗?赵铭呆呆地望着众人,就连怀恩都是嘴角含笑,好像就是自己一个人不明白,不由有些郁闷。众人皆醒我独醉?这感觉不是很好,有种智商被压制的挫败感,可瞧着吴书大人打死都不说下去的表情,自己又毫无办法。

    去球!就这样算了吧。可是就凭着自己这光秃秃的言语就把一国的国策定了,这是不是有点儿戏了?自己怎么参与到这么大的事情上去了?

    看着赵铭一脸郁闷的表情,坐在高处的皇帝赵奢心情着实不错,笑容满面的在上面发话道:“行了,铭儿。你也别为难吴大人,自己想不明白怪谁来着。何卿。”

    “微臣在。”何至卿出列躬身领命。

    “收购蒙古马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既然是奇兵精兵,破契丹的关键之处,朕不在乎投入。以九千匹为底,一骑双马,一匹备用。盯着户部与兵部速速落实。另,新军成立的一切所需也拜托老大人了。”

    “是,微臣领命!”

    “吴卿。”

    “微臣在。”

    “朝廷外事的重心向东北倾斜,各种调配就需吴卿多多费心,整理出方略细细实行。”

    “陛下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