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大人物

    第637章 大人物 (第2/3页)

上,我去与罗南-安德森谈,你负责把他找出来。”

    经纪人没有多想,说道:“没问题,我跟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人还是很熟悉的。”

    《蜘蛛侠2》的首映式规模,堪称2004年好莱坞之最,索尼哥伦比亚影业从八十年代末苦熬到二十一世纪,终于熬出了一个爆款电影系列,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索尼娱乐的人才能体会。

    简单点来说,这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自《蜘蛛侠》电影上映之后,在六大公司当中一向吊车尾的学渣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终于将倒数第一的位置扔给了例如派拉蒙影业等其他公司。

    当年力主从可口可乐公司买下哥伦比亚影业的盛田昭夫,无法亲眼见证这一幕。

    索尼娱乐在1989年就以近50亿美元并购了哥伦比亚影业,其中用34亿美元从可口可乐公司购买哥伦比亚的股权,并承担了哥伦比亚公司16亿美元的附带债务。

    那时引得全美一片哗然。

    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的各主要工业纷纷败在岛国公司手上,比如众所周知的就是美国人纷纷开起了岛国人的汽车,对此美国人有一种恐慌和耻辱感。

    岛国人居然连哥伦比亚影业都买走了……

    要知道,哥伦比亚可是美国影视文化的象征,连注册商标都是美国的自由女神像。

    对此,美国举国上下一片惊呼:岛国人打算连美国的文化都要夺取吗?

    罗南看过当年的一些老报纸,《新闻周刊》的封面上,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注册商标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被换成了身穿和服、满脸淫笑的岛国艺伎。

    甚至有评论家断言:索尼公司的收购是“比苏联军事力量更可怕的威胁”!

    十多年过去了,索尼哥伦比亚影业没有成为岛国文化入侵的窗口,倒不是岛国人不想努力,而是推动的岛国电影项目,无一例外的惨败。

    比如投入巨资的《最终幻想》动画长片,扑街之惨重,叫人不忍去看。

    到最后,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几乎裁撤了最高管理层中所有的岛国人,只能将公司继续交给美国人去管理。

    当然,索尼娱乐的盈利能力毋庸置疑,《蜘蛛侠》通过整个索尼娱乐的渠道,能以最快的速度走向全世界的电影市场。

    《蜘蛛侠》所代表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大到连罗南都无法忽视。

    新成立的漫威娱乐的管理层,整天对着《蜘蛛侠》电影流口水,据说阿维-阿拉德前段时间在办公室午睡说梦话,都高呼:收回我们的蜘蛛侠!

    罗南来到纽约之后,见过一次年过八旬的斯坦-李,这位老人当时颤颤巍巍的握着他的手,一再叮嘱:我可能撑不了几年了,随时都会闭上眼睛,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闭上眼睛之前,能看到亲儿子彼得-帕克重回漫威娱乐的怀抱。

    所以,在《蜘蛛侠》上,罗南觉得自己不是见利而动,而是为了满足那么多人的心愿啊!

    嗯……就是这样,没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