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倭人的反应

    第四十七章倭人的反应 (第2/3页)

举了几个收拢士兵的言词,这下子,畑俊六完全绝望了,帝国在支那总共才几个军,这一个军居然就这么沒了,“为什么会这样,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会这样。”连续三天,畑俊六在南京驻华日军总司令部内大发雷霆,逮着每一个手下都会如此诘问,第11军差一点就全军尽墨,且不论将近五万皇军的损失让在华日军总兵力立刻缩水了将近八分之一,更恶劣的是,武汉会战日方之前的种种布置完全被打乱了,现在,日军再想发动武汉会战,将不得不从其它地方甚至是国内抽调兵员,然而,就日军目前的兵力分布而言:台湾还有华南这两个方面军的兵力是不能动了,不仅如此,台湾方向,还要增派军队,那么,再从东北和华北抽调部队吗,也不现实,东北和华北,以游击队为主的地方抵抗武装频繁滋扰日军后方及补给线,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日军在这两个地方的统治根基,这种情况下,再往外抽调兵力的话,那只会让游击队的活动更加猖獗,一个不好,甚至丢弃一两个县甚至一两个地区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这也就罢了,让畑俊六最为焦灼的是,马当战役虽然不是他指挥的,乃是冈村宁次擅作主张发动的,然而,作为驻华日军最高指挥官,他却必须承担相当的责任,,他还能不能继续在南京待下去,这还要看大本营方面的脸色,

    东京日本皇宫内,气氛空前的压抑,

    这已经不是日军在华第一次遭遇重大伤亡了,之前的第108师团在天津一役中全军覆灭,新晋师团长土肥原贤二被抓;不久之后的二次长城战役中日军再遭巨大伤亡……这些一度已经让裕仁对于“支那事变”的前景表示谨慎了,不过那个时候,因为这只是小规模战场上的失利,并非举足轻重能够影响到大局,所以并沒有让裕仁产生危机感,他当时同意了近卫内阁的处置办法,即刻意隐瞒了这几起失利消息,继续鼓吹日军在中国取得的巨大胜利,现在,在如此巨大的伤亡数字面前,裕仁终于感到了心惊,

    关于迅速解决“支那事变”,日军大本营中不乏乐观主义者,其中,表现最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