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分手之后做了朋友

    第352章 分手之后做了朋友 (第2/3页)

摄影,多由炎樱创作与拍摄。张爱玲与胡兰成共结连理时,证婚人也是炎樱。

    后来,随着年岁渐长,她们的感情逐渐疏离,张爱玲在美国孤独终老,炎樱在日本恋恋红尘。

    炎樱曾写信给张爱玲:为什么莫名其妙不再理我?张爱玲回信道:我不喜欢你总是和我聊从前的往事,好像我是个死人一样。

    丁玲与沈从文皆为文坛巨匠,同为湘西老乡的他们年轻时感情深厚。在上海时,丁玲与丈夫胡也频以及沈从文住在一个公寓,被小报炒作为“三角恋爱”,还说三人“大被同眠”。

    后来,为了将丁玲的孩子送回老家,沈从文与丁玲还曾假扮夫妻,为帮助丁玲,沈从文也丢过武汉大学的工作。

    在1980年3月的《诗刊》上,丁玲发表《也频与革命》以此纪念丈夫胡也频。意外的是,文中却怒斥了沈从文40多年前创作的《记丁玲》,称此书“胡言乱语”,并说作者“无知、无情”,是“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市侩”。

    对此,沈从文未作回应,但在给好友徐迟的信中称:真像过去鲁迅所说“冷不防从背后杀来一刀”,狠得可怕。

    其实不仅是名人,芸芸众生,多少朋友就这么突然之间分道扬镳了?

    多少恋人,因为爱过,分手之后就老死不相往来了?

    初中毕业时,舍友跟你说,不管时间隔多久,你们都要永远保持联系。那时候,你们每晚头靠头等熄了灯说着悄悄话,枕着彼此的心事互道晚安。可是后来,当年的人便杳无音讯了。

    突然某一天,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这个隔了这么多年舍友加了你微信,原以为的寒暄只是一句,“我现在做微商代/购,多多支持哦”,不知道回什么的你默默将其拉黑了。

    这种现象应该是不足为奇,习以为常了吧?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不怪当年的友谊不真挚,只怪年轻太浅薄,天真岁月,太容易将求学途上的百日同窗当做人生至交。直到后来,面对不一样的生活,遇到不一样的人,不在一个圈子的人越走越远。

    故友不在,看似残酷,却蕴含人生哲理: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如今,看似热闹的社交网络中,那些与你互道晚安为你点赞的朋友,或许有一天,无话不说的你们突然无话可说,然后你发现,原来你们价值观一直不同,只是刚开始认识不深,都会迁就彼此,而现在,他却列入了你的黑名单。

    很多年前,歌手陈升提前一年预售了自己演唱会的门票,仅限情侣购买。一人的价格可以获得两个座位,恋人双方各自保留自己的那张券,一年后,两张券合在一起才能奏效。

    “我们肯定会一辈子在一起,一年算什么呢!?”

    很快,门票被销售一空。然而第二年,那些情侣席位空出了许多。很多时候,说好的一辈子,其实抵不过365个日子。

    那些曾深爱着的人,想到就心酸,分开之后,多少人习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