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留影像

    第6章 留影像 (第2/3页)

这里的风俗,一般人家新女婿走亲戚,都拿四样礼物:两瓶酒、两封果子、白面馒头和花糕鼻子。

    桂香婆家拿是六样,礼物重,分量足,引起一片称赞声。

    “景芝白干酒、大金钟烟,到底是支书家,要面!”

    “这是看重儿媳妇,以后桂花的日子好过了。”

    “桂花比他女婿都高,长的还俊,还能受屈?”

    “人家不图她长得俊,就她这穷家能要她?”

    通过大伙的议论,悠悠也了解到了这时候的风俗习惯。想到后世里怀旧商店里昂贵的影像资料,悠悠从空间里拿出个微型的录像机,偷着把这一切都录了下来。

    从此以后,悠悠就养成了习惯,碰到比较稀罕的场面,就不自觉的用录像机拍下来,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

    二奶奶拉过闺女上下观看,小声地问着:“在婆家过的惯(习惯)不?没受气吧。”

    桂花看见她娘就红了眼圈,羞涩的回话:“过得惯,我公公婆婆待我挺好,没给我气受。”

    “你男人待你好不,给你受气了不?”看热闹的媳妇跟着起哄。

    “敢给咱姑奶奶受气,今天收拾他给您出气。”一群半大小子大声小调的嚷嚷。

    “真没人给我气受。”桂花急急的分辨。

    “那您掉啥泪啊,姑奶奶?”

    “闺女见了娘,有事没事哭一场。”几个上年纪的解释说。

    别人看的是新女婿,悠悠感兴趣的是聚在一起的人群,悄悄地观察着,和后世影像中的形象比对着。

    这个时候的老年妇女大多数是小脚,虽然不像传说中的三寸金莲那么夸张,但也没超过半尺的,穿着尖尖的棉鞋,一走一晃悠。

    看的悠悠胆战心惊的,咋着也看不出半点美感来,真心不知道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得有多扭曲。

    已婚的妇女多数在脑后挽个纂,类似后世的花苞发型。未婚的女青年直至小女孩,都是梳着两条麻花辫,只有个别人是齐耳的短发。

    喝过头遍茶水,新女婿要去给长辈拜年,被陪客的拦住后吩咐开席。

    两个十四五岁的男孩,一人端着一个木托盘往客房送。一个上面放着酒壶、酒盅、筷子,一个是两个凉菜。两个凉菜:凉拌白菜丝、糖醋萝卜丝,白红绿相间,色泽鲜艳。

    菜端出来就引起一片夸奖,“真好看,悠悠姥姥真能想,白菜萝卜也能做出上席的菜”。

    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