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换银元

    第20章 换银元 (第2/3页)

    “一个人一次就让换两块银元,都是老人放的几个私房钱,多了让换也不敢,怕被批斗。”

    悠悠看向手里的银元,都是袁大头,是银元中存世最多的一种。前世爱好收藏,关于银元,悠悠还是比较懂行的。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推行新币,国家对金银的流通限制特别严格。动乱期间,金银又成了“四旧”,财宝变成了祸害。

    一直到文革后期,国家才恢复了金银兑换业务,人们急忙把手中的存货兑换成现金。

    一是生活艰难,二怕被抄家批斗,三是不了解国家的政策,害怕银行取消金银的兑换。回收的银元统一融化另作他用,导致后世银元的收藏价格一路攀升。

    银行的营业室不是对外的门市,设在院子内的两间房子里。有好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拿着一块两块的银元在换钱。

    悠悠看的仔细,认出不仅有袁大头、孙小头,还有后世里的珍品团龙币。

    悠悠看得两眼冒星星,这在自己的商城里可都是宝贝,就连最不值钱的袁大头都是上万的价格,稀少的以百万元计。

    现在不论种类一律2.5元,悠悠恨不得自己都买过来,可惜手里没钱。后世的百元大钞拿到现在来就是张花纸,不只用不了,它还得惹是生非。

    即使淘到第三套人民币,悠悠拿出来也说不清来历。对了,捡钱试试。

    悠悠肉疼的兑换完,跟姥姥出了银行门,弯腰在地上捡了一张十元的钱,其实是从自己的商城里拿出来的。

    “姥姥,我捡了十块钱。”

    “在哪捡的?”

    “就这里。”

    “快给我,谁掉钱了。”姥姥大声地喊起来

    悠悠耷拉着脑袋陪姥姥站在银行门口等失主,旁边围着一圈人看热闹。

    还别说,这年代人们的思想境界真高,这么多人就没个冒领的,姥姥还替人着急:“咋还没人找,掉这么多钱不得急死。”

    到妈妈散了会找来,才和姥姥把钱交给银行的领导,让他们找失主。领导记下姥姥和妈妈的姓名和村名,说汇报给公社领导。

    还在银行的食堂里拿了几个包子递给姥姥,说孩子小不禁饿先填补填补,现在饭店里的包子也卖完了。

    吃着十块钱换来的贵包子,悠悠心疼的直抽抽。

    62年的第三套十元人民币,后世的价格千元以上。现在十块钱可以买4快银元,即使是最便宜的袁大头,在悠悠的商城里都快五万了。

    回家的路上,悠悠故意问姥姥银元咋还不一样。姥姥告诉悠悠“银元样数多着呢,等你大了让你姥爷教你认。”

    “姥爷会认?”

    “别看你姥爷干活不行,会的东西多着那,好东西没你姥爷不认识的,够你学几年的。悠悠你聪明,回家找你姥爷学本事,也让你姥爷散散心。”

    “学那些有什么用,别再给家里招灾。”妈妈担心地说。

    “有用,我偷偷跟姥爷学,不让别人知道”。

    太有用了,后世里悠悠虽然喜爱收藏,但水平只是爱好者,捡了几次漏,十有八九打眼。

    这放着现成的大师,可得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