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集烟盒换像章

    第33章 集烟盒换像章 (第2/3页)

们在下面,都能接出后面的台词。真不明白,都熟悉到这个程度了,人们咋还看得津津有味。

    两千来人,除了不懂事的小孩子,有时发出点杂音。整个场面静悄悄的,随着剧情的发展,引起人们的阵阵感叹,让悠悠想起后世的影迷和粉丝。

    民工多了爸爸忙得更是不可开交,工地窝棚来回跑,幸亏姥姥买了辆自行车,路上节省了许多时间,就这还有人找到家里来看病,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

    这个时代人们虽然很穷,但一些生活必需品还是得买的。一些酒晕子看到代销点里有散酒,拿着瓷缸打二两散酒,站在柜台前几口就喝了下去。

    这时的散酒尽管只要八毛钱一斤,质量还是有保证的,都是粮食酿造的。散酒买半斤四毛钱,要一两就是一毛钱,还有专门的一两提子。

    民工中有个五十多岁的伙夫,酒瘾非常大,每天早上都拿着瓷缸,哆嗦着跑到代销点,没进门就喊打二两酒。喝下去长出口气,手脚都灵活了。

    姥姥说给他找个空瓶子打一斤回去,省得天天早上跑了,还能省两毛钱。他却说:“嫂子,别说一斤,就是二斤我也撑不到黑,我还是天天来吧,省钱还不误事。”

    香烟在什么年代也是男人的喜好,不过大部分人买的是九分钱一盒的红灯牌香烟。怵不知,后世里这个年代的香烟盒成了怀旧收藏品,价格节节攀升,品相好的价值上千元。

    悠悠经常认真的嘱咐买烟的民工:“你把烟盒放好了,拿回来我给你换洋火。”

    “你要空烟盒干啥?”民工们好奇的问。

    “玩,好看啊。”

    “好,以后俺们给你留着,不用你拿洋火换。”对个孩子说的话没人当真。不过,好多人再来买东西就会递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