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伏法

    第二十八章 伏法 (第2/3页)

“事已至此,我认罪便罢了,包大人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至于其他,胭脂无可奉告。”

    包拯见胭脂依旧冥顽不灵,失望地摇摇头,命人将其暂押大牢,等候发落。

    公孙策宽慰道:“大人,不管怎么说,事情到此也可告一段落了,薛府纵火案的主要案犯皆以到案,且也都认罪,待明日大人公审之后,便可结案向皇上复命了。”

    包拯紧皱双眉说:“公孙先生,本府总觉此案背后还有更大的阴谋,那幕后指使之人究竟是谁,此案表面上看,那幕后之人一直是在暗中帮助张尧,可事实是,那幕后之人分明就是计划好一步步推张尧走进他布置好的陷阱,这分明就是在害张尧,此人费尽心机难道就是为了让张尧伏法?还是另有所图?这一点让本府百思不得其解,始终放不下心。”

    展昭说:“大人,是福不是祸,若那幕后之人果真还有更大的阴谋,那他一定不会就此罢休,也许过不了多久便会有所行动。”

    公孙策也同意展昭的说法,点头道:“展护卫说的及时,大人,我们只要仔细防备,就一定会发现蛛丝马迹。”

    包拯心事重重的样子,自言自语道:“只可惜诺儿这孩子……唉…..”

    公孙策和展昭见包拯如此,知道包拯对于此案难以释怀地地方实在太多,旁人再多的宽慰,以包拯的性格恐怕也很难听进去,一时间倒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正在这时,宫里来了传话太监,说皇上宣包大人即可进宫面圣,众人皆一惊,待公公走后,公孙策便说:“大人,这个时候皇上宣见,难道是皇上已经知道了案子告破,急于了解案情?不对啊,这皇上哪来的那么快消息,”

    展昭说:“会不会是那张贵妃因前几日被大人赶出公堂之事怀恨在心,故意在皇上面前挑拨?”

    包拯笑笑道:“你们且不要多加揣测,究竟何事,待本府去了便知。”

    说罢,换上朝服,带着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便上朝去了。

    待包拯走后,展昭和公孙策因忙了一夜,皆感有些困乏,便各自回房休息。

    展昭正要躺下休息,就听门外有人敲门,起身开门,见是飞飞一个人站在门外。

    展昭略感意外,飞飞平时为避嫌很少来他的房间,这才过来必是有事,便侧身让其进来,飞飞一进屋便说:“展大哥,我知道你一夜未睡,我有件事想和你商量下,说完我就走,不打扰你休息。”

    展昭笑道:“飞飞何时变得如此客气,你放心,展大哥是猫,一个晚上不睡不碍事。”

    飞飞展颜一笑:“展大哥,我是来和你商量小西尸体的事情”

    展昭听她这么说,顿时明白她的来意,想了想说:“此案虽已水落石出,可是大人尚未结案,论理小西的尸体还不能落葬,不如等明日大人过堂之后,我们再将小西安葬,可好?”

    飞飞说:“嗯,这样也好,我虽不是薛家人,可是好歹还顶着薛家大小姐的身份,薛家的人和事我自当尽力的。”

    展昭夸赞道:“难为你还有这番心意,我想小西泉下有知,也会瞑目的。”

    飞飞嘴一抿,见展昭已答应,便催着他早点休息,自己也回屋去了。

    包拯匆匆赶到皇宫时,进了御书房见八王爷,王丞相都在,心下更是纳闷,见过礼后,皇上便说:“包卿,这么晚招你进宫,实则是为了贤王一事。”

    包拯一愣,心想:贤王,难道是那个弱冠之年便被先王下令迁往蜀地的七皇子?

    八王爷见包拯不说话,还以为包拯是忘了那个皇子,便提醒道:“包拯,贤王是先王的七皇子,其母妃是已故的丽妃。”

    包拯对着八王爷作了下揖道:”回王爷,包拯知道,包拯只是觉得那贤王自迁出皇城之后,一直深居简出,这些年在蜀地并未有任何关于贤王的不好的信息,皇上深夜将包拯、王爷和丞相一同招入宫中,难道是贤王那里出了什么事情吗?”

    仁宗说:“也没什么大事,只是中秋将至,贤王命人送于太后一封书信,大意是觉得一人在外甚是寂寞孤苦,所以这次想回宫见见太后和朕,一起共渡佳节。”

    包拯点点头:“每逢佳节倍思亲,贤王一人在外生活多年,也难怪会思念亲人,那皇上唤臣来的意思是……?”

    八王爷接口说:“包拯,你可知当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