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掌 动机

    第三十八掌 动机 (第2/3页)

    飞飞笑着说:“大人不必感到奇怪,后世还有很多在现在看来是不可思议地事物,在我们那里称之为科学,科学会随着年代不断变迁而不断变化,从而产生发达的科技,比如说,现在我们出行主要依靠步行、轿子或者是牛、马、骡子等,可是在未来,我们有汽车,火车、飞机甚至火箭,这些工具不但安全而且速度还非常快。”

    包拯被飞飞这一通话说的心中极为震惊,他暗自思考着许久,方缓缓问道:“那我大宋朝呢?我大宋到了你们那个时代,还是大宋吗?”

    若溪轻轻叹口气说:“包大人,时代变迁,斗转星移,每一个旧朝最终都会走向灭亡从而被新朝所替代,只有这样,时代才会不断向前发展,宋朝不也是替代了腐朽地唐朝,才有了如今的盛世吗?”

    包拯听若溪之言,虽觉有理但心中终究觉得有些不妥,于是便微微点头,便不再继续这样地话题。

    一时之间,花厅内鸦雀无声,众人各自想着心思,等待着白玉堂的消息。

    白玉堂回到花厅时,天际已微微泛白,若溪揉了揉微酸的眼睛,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指着白玉堂说:“还以为你武功盖世,来去如飞呢,缺不想做事如此磨叽,害的包大人和我们等了你一个晚上,这次你要是空手而回,以后也别在我面前吹嘘自己有多本事了。”

    白玉堂听了若溪嗔怪,非但不气,反而气质勃勃地对包拯说:“包大人,我这次去还真发现一个大问题,大人你请看.....”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块碎瓷片递给包拯。

    包拯接过碎瓷仔细看了一遍,忽然脸色一变,双眼紧紧盯着碎瓷地底面,自言自语道:“这....怎么可能?”

    公孙策、飞飞及若溪见包拯这般神情都好奇的围拢来,欲看究竟。

    只听白玉堂在一边已迫不及待地说:“我走进张贵妃的房间时,就发现这一地的碎瓷,我估摸着这碎瓷原本的模样应该是一个花瓶,而从瓷片的颜色来看,我想八成就是那尊红瓷了。”

    此时,众人都已发现了白玉堂带回的那段碎瓷地秘密。

    公孙策紧锁着眉头说:“若这尊红瓷是个赝品,那真品又在何处?亦或是本来就没有真品?”

    听公孙策这么一说,众人都把目光看向飞飞。

    飞飞忙说:“不可能,薛小姐的魂魄当时就附在我身上,若是有这样的事情,不可能我丝毫感觉不到这样的信息,况且,小西也从未提过这样的事情。”

    “不错,”包拯点头说:“若这尊红瓷是个赝品,那么薛同又何必拼着一死也要护着这个宝贝?”

    若溪眼睛一亮说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尊红瓷在到张尧手里之时,以被换走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一切就都说的通了,换走红瓷的人就只可能会是一个人。”

    “贤王”,白玉堂和飞飞不禁脱口而出。

    包拯和公孙策也不禁点头表示同意。

    白玉堂不解地问:“那他的目的是什么?他身份高贵,要什么没有?又何必绕那么大的圈子去抢一个红瓷,还搞出这么多事情?”

    包拯沉着一张脸,若有所思地说:“恐怕这尊红瓷并不如我们之前所想的那样只是一件单纯的宝物,一定有比它本身更有价值地东西藏在其中,才会让那个人不择手段地去获得。”

    公孙策说:“难道当年赵慨在烧制红瓷时,在此瓶内藏了什么秘密?”

    若溪听公孙策提到赵慨时,心中一惊,端着茶盅的手猛地一颤,一杯茶水全部洒在了身上,但她毫不在意,只看着公孙策颤声道:“公孙先生,你说这红瓷是赵慨所制?可是东晋朝的赵慨?”

    公孙策点头说;”正是,相传此人烧制了这尊红瓷,取名为赤焰后,便和赤焰一同消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