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五十一章 穷的叮当响

    第三卷 第五十一章 穷的叮当响 (第2/3页)

儿,别说是军粮和军饷了,连战马都没牧草吃,因为魏忠贤连御马监的草场都卖掉了,以后大明别说养战马了,连现有战马的牧草都要去买!

    崇祯励精图治想做个好皇帝,奈何刚一掌权,国库便空空如也,他空有壮志雄心,却没有财力支持,如之奈何?

    他后面做事,每多掣肘,功败垂成,也正是这个原因。

    比如,始自天启七年七月的陕西农民起义,魏忠贤一直不闻不问,以致不出几月便星火燎原般的发展成数十股,几十万人,陕西一下就乱成了一锅粥,各地州府纷纷告急!

    魏忠贤可以不闻不问,反正他就一太监,没有后代,他死后哪管洪水滔天,但崇祯不能不管啊,这大明他可是要传给子孙后代的。

    他想管,但是,没钱组织大军去围剿,怎么办呢?

    正好,此时,都御使杨鹤提出招抚之策,崇祯立马拉下脸,向各地藩王求助,求爷爷告奶奶,求他们捐钱点钱,好去招抚陕西乱民,结果,各地藩王抠抠索索,总共才给他捐了十万金币和五万两白银,拿这点钱,去招抚数十股农民军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所以,杨鹤招抚失败了!

    又比如,自天启七年五月开始,魏忠贤就停了大部分辽东军的粮饷,驻扎在宁远的十三营士兵哗变,巡抚毕自肃连发九道奏折求饷,但是,国库和内库都没钱啊,新上任的户部尚书毕自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亲弟弟被乱军所持,天天殴打催饷,最后绝食十三天而死!

    直到崇祯元年的税赋收上来,崇祯才抠出八十万两,让袁崇焕带着去平息兵变,而八十万两对于欠饷数月的十多万辽东军来说,同样是杯水车薪,所以,辽东局势每况愈下,崇祯二年,皇太极便率后金铁骑绕道蒙古草原,打到了大明京城!

    农民起义军越来越多,后金进攻越来越频繁,逼的崇祯不得不加征辽饷、练饷和剿饷,组织军队围剿抵御。

    而大明百姓本来就已经生活艰难,他这再加征税赋,就逼的更多的百姓铤而走险,加入农民起义军的行列,农民起义军因此越剿越多,崇祯又被逼的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