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五十七章 齐心协力

    第三卷 第五十七章 齐心协力 (第2/3页)

一样的,又或鹌鹑蛋大小的,拿去当种子,谁会吃那些一口都塞不满的,而把肥大的拿去当种子啊。

    不过,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每亩两千斤,一年两季,也就是说每亩一年能收四千斤,怎么可能!

    蔡善继有些难以置信的道:“四千斤,怎么可能!”

    前世,四千斤好像好只是土豆的最低产量,红薯好像一季就能产四五千斤,当然,这个海口张斌还不敢夸,因为他不知道后世的红薯和土豆种苗有没有经过改良,不过四千斤这个倒是没什么问题,他肯定的点头道:“这个我已经在平阳试种过了,土豆能少一点,红薯只多不少。”

    说着,他将手中的书递给蔡善继道:“伯达,这个还是交给你来负责,关于怎么培育、试种书里面都有详尽的介绍,后面还附带了一些简单的加工方法,比如将番薯切成条晒干,又或做成番薯片,马铃薯磨成粉等等,这样经过简单加工之后,就更方便储存和运输了,你可是适当的组织农户加工一下。”

    蔡善继恭敬的接过《马铃薯与番薯种植纪要》,迫不及待的打开看起来,张斌也不打断他,而是招呼大家吃菜喝酒,让大家好好消化一下刚才他讲的,同时也是等蔡善继看完。

    《马铃薯与番薯种植纪要》本就没多少内容,主要还是那些插图占篇幅,不到一刻钟时间,蔡善继便看完了,他满脸崇敬的对着张斌拱手道:“大人为国为民之举着实让属下钦佩,请大人放心,属下一定在福建大力推广马铃薯与番薯的种植。”

    张斌点了点头,微笑道:“嗯,福建正好多山,我从京城过来的时候大致看了一下,很多山都是荒着的,这马铃薯与番薯对土地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你辛苦一下,组织老百姓多开荒,原有的农田就不要占用了,免得影响其他粮食的生产。”

    蔡善继郑重的拱手道:“属下明白。”

    张斌点了点头,继续道:“前面讲的都是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货物,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方法,那就是开拓创新,比如,良甫正在研制一种奇器,这种奇器类似于水车风车,可以自己不停的运转,从而代替人力,如果将这种奇器用于纺纱织布,那么织布的速度必将成倍提升,这里面的利润又大了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