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四章 与皇太极博弈

    第四卷 第四章 与皇太极博弈 (第2/3页)

后方失去威胁。

    紧接着,他便亲率大军去关宁锦防线试探了一波,结果,他发现,在坚城利炮下,后金铁骑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他父亲努尔哈赤啃不动关宁锦防线,他同样啃不动。

    关宁锦防线都打不下来,就更不用说后面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了,看样子,此路不通,要干掉大明,还得另想办法。

    从崇祯元年开始,皇太极没再去关宁锦防线吃瘪,他将视线投往蒙古草原,要进攻大明,不光有打穿关宁锦防线,拿下山海关这一条路,从蒙古草原绕过去也是一样的。

    蒙元三大部落,察哈尔部,土默特部,科尔沁部,土默特部离太远,他够不着,他开始征讨察哈尔部和科尔沁部。

    两大部落被他打的屁滚尿流,尤其察哈尔部,都被他打怕了,几次大战,俘虏人口几万,抢走牛羊马匹无数,最终,察哈尔部终于屈服了,接受皇太极的统治,分成察哈尔八旗,听候皇太极的差遣。

    另外,科尔沁部还有喀喇沁、敖汉、奈曼及喀尔喀诸部都被皇太极打服了,同意跟随后金征战,所部兵马,听候皇太极调遣。

    这个时候,大明对后金还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后金兵马不到十万。

    因为后金八旗的结构和清晰,就是牛录、甲喇、固山三级,五个牛录上面设一个甲喇、五个甲喇上面设一个固山,固山其实跟旗主是一个等级的,只是固山只管打仗,旗主统领一切。

    一个牛录才三百常备兵,也就是说,后金八旗总共才六万人马!

    其实,后金这会儿打仗,不光是八旗军队,什么蒙八旗、汉八旗、蒙元诸部、甚至还有他们的奴隶和仆从,数量远远超过了八旗军队,所以,他们每次大战一上就是十多万甚至二十多万,大明很多大臣甚至将领却认为他们总共才六万!

    这会儿皇太极的策略很明显,就是要绕道察哈尔,打穿蓟州镇,直扑大明京城。

    但是,张斌却不能跑去和崇祯说,皇太极要从蓟州镇打过来,因为他不确定皇太极什么时候开打。

    崇祯可是个急性子,如果他听了你的,把大军调集到蓟州镇,结果,等了几个月皇太极还没来,又或者,皇太极看到蓟州镇大军云集,又跑去其他地方打注意了,那自己就完蛋了。

    调集大军不要钱的吗,这会儿崇祯缺的就是钱,如果敢让他浪费几十万两,甚至是几百万两调集大军在蓟州镇白忙活一场,估计,袁崇焕就是自己的榜样!

    张斌思来想去,只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皇太极你去偷袭京城,我就偷袭辽东,不把你留守的人干光,也要把辽东的平民全抢光,到时候看谁得便宜谁吃亏!

    定下战略,张斌就开始制定具体战术了。

    一分析敌我双方实力,很尴尬,他发现自己手里竟然无兵可调。

    现在,张斌手下能上阵的就一万戚家军精锐,东番九卫这会儿才接收了十万辽东平民,这十万平民中选拔出来的战兵还不到两万,而且他们还在操练,武器装备也没有配其,根本就不能拉去打仗。

    这一万戚家军精锐也不能拉去辽东,如果自己把主力拉去辽东而不去京城,就算大胜一场,崇祯估计也不会高兴。

    人家都打到京城来了,你跑去辽东,什么意思,想朕死吗,在辽东再怎么折腾又有什么用,人家皇太极主力在京城!

    所以,自己必须率领戚家军去京城勤王,至于辽东,完全靠毛文龙吗?

    张斌很快就否决了这个想法,毛文龙是厉害,但他手下大部分人都是难民,严重缺乏训练,有很多,甚至连自己手下的新兵蛋子都不如,完全靠他肯定不行,自己还必须挑选一些精锐去协助。

    这个时候,张斌想起了曹文诏和曹变蛟叔侄,这两位可是猛的不能再猛的猛将,如果让他们率领精锐去辽东偷袭,绝对能搞的后金人仰马翻。

    就这么办!张斌对着辽东地图,开始思索具体战术。

    但是,看着看着,他感觉不对劲了,这是天启朝之前的辽东地图,现在辽东被后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