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一章 密议

    第五卷 第一章 密议 (第2/3页)

,这样当官,肯定不行。

    所以,张斌想找他好好聊聊,或者说密议一番,让他为自己代言,在朝堂培养势力。

    张斌在南直隶任职期间曾刻意和他交往,两人也算是知交,但是这个知交还不够,必须发展成同一个阵营的战友才行。

    大婚之后,张斌特意将宣旨的太监方正化给送走了,却留下徐光启和戚盘宗帮忙“送客”。

    其实,这个送客是假,找他密议才是真。

    新婚第二天上午,张斌便让人将徐光启请到书房。

    徐光启虽然年纪有点大,思想还是比较开朗的,两人见礼完在书房会客的茶几两边坐定之后,他便开玩笑道:“所谓春宵苦短,双全,这日头还没高起,你怎么就起来了?”

    张斌洒笑道:“哈哈哈哈,子先兄说笑了,小弟俗务繁忙,哪敢睡到日头高起啊。”

    徐光启闻言,不由拱手真诚的道:“双全为国为民之心,为兄自叹不如。”

    张斌乘势叹息道:“这年头为国为民不一定有好下场啊,像蓟辽督师袁大人,一心为国,一个文官,在辽东浴血奋战,出生入死,抵御建奴,一回到朝廷,差点就被人整到凌迟处死!”

    这事徐光启还真不是很了解,他有点那种闷头做学问的书呆子气,至于勾心斗角,他还真没怎么想过,他有点不解的道:“我怎么听闻这袁督师私通建奴并非妄议!”

    张斌闻言一愣,没想到连徐光启都被人愚弄了,他想了想,摇头道:“这朝臣的嘴啊,有时候真该打,不说别的,就说宁远大捷,当时初阳就在宁远,我可是听他说了,袁大人亲自在城头坚守,浑身浴血仍死战不退。还有,祖大寿也跟我提起过,在京城脚下,广渠门之战,袁大人亲自上阵拼杀,后金那是逮着他一阵猛射,箭矢就没停过,其他地方有盔甲抵挡还没什么,那两肋,祖大寿亲自为他取下的箭矢都有十多支,他真要私通建奴,皇太极是疯了还是怎么了,让人这么猛射,要是乱箭把他射死了,不是自断臂助?”

    徐光启细细一想,顿时脸色难看道:“这些人,竟然在那里传他私通建奴确有其事!”

    张斌不由好奇道:“你听谁在那里传?”

    徐光启有些皱眉道:“这背后道人是非原本不好,但是,那些人,的确有点过分了,礼部,就是右侍郎温体仁带头在那里传,说的跟真的一样,你要不提醒,我还以为他去辽东跟袁大人共过事呢,不然怎么知道的那么清楚!”

    温体仁!

    张斌这会儿才意识到,徐光启正好跟他是同僚,一个礼部左侍郎,一个礼部右侍郎,按道理徐光启应该比温体仁更有资历入阁,但是,历史上人家温体仁都当上内阁首辅了,徐光启还是礼部左侍郎呢。

    徐光启这种老实巴交的文人,在老奸巨猾温体仁面前简直就是一盘菜啊!

    张斌想了想,还是没有指出温体仁这个奸臣的真面目,要徐光启傻不拉几的上去跟人斗,那可就麻烦了,这会儿,人家捏死他就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他摇头叹息道:“所以啊,朝堂这些人要害起人来是十分可怕的,像袁大人这种,毫无防备的,要不是我正好察觉了王永光的奸计,他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徐光启不由目瞪口呆道:“袁大人沉冤得雪是你出的手!”

    这事情得好好跟他说道说道,张斌将袁崇焕一案的始末仔细跟徐光启剖析了一遍,对其中的利害关系做了详细的解释,至于他出手部分,他只是说主持城防的时候正好发现了后金奸细,才顺藤摸瓜找出了王永光。

    徐光启听完,不由骇得冷汗直冒,无冤无仇,就为了阻止皇上清查阉党,王永光等人竟然要害的袁崇焕千刀万剐!

    人心之险恶,简直太可怕了!

    张斌紧接着叹息道:“子先兄,你说,朝堂如果被这些人把持,大明还有希望吗?”

    徐光启想了想,无奈的摇头道:“我等不擅此道,唯有钻研经世致用之学,以求惠及百姓,才是正道。”

    这意思就是不想斗咯,这怎么行,张斌想了想,随即叹息道:“子先兄经世致用之学也得有人用才能惠及百姓啊,你纵然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