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二十二章 体恤民情

    第六卷 第二十二章 体恤民情 (第2/3页)

道能不能行,张斌试着问道:“老先生还知道其他名医吗?”

    那大夫惭愧道:“请恕小人孤陋寡闻,当世名医,小人就听说过这么一位。”

    这事情可拖不得,眼看着从大沽港那边送过来的灾民越来越都,如果不赶紧找到根治水土不服的良方那可就真麻烦了。

    张斌连忙问道:“老先生可知文林郎仙乡何处?”

    那大夫点头道:“小人知道,文林郎乃是湖广蕲州人。”

    蕲州又是个什么地方,张斌压根就没听说过啊,他连忙追问道:“蕲州属于湖广哪个府?”

    那大夫不假思索道:“蕲州属于湖广黄州府。”

    原来是黄州府,正好紧邻着江西,从建宁府过去都不到一千里,张斌点头道:“那好,本官即刻派人去请文林郎的后人,多谢老先生了。”

    那大夫又赞颂了一番张斌爱民如子,这才恭谨的退了出去。

    张斌想了想,写了份移关公文,照会黄州府,福广总督治下出现大量平民上吐下泻,请调文林郎李时珍后人前来协助治疗,就这么简单,他相信一个知府还不敢得罪他这个两省总督,应该会乖乖配合,派人过来。

    公文写好之后,他立马招来张差,拿着公文叮嘱道:“你带一队亲卫先坐快船赶到建宁府,然后快马加鞭赶往湖广黄州府,去请文林郎李时珍的后人过来为灾民整治水土不服之症,越快越好。”

    张差道了声遵命,接过公文,疾步往外走去。

    张斌又想了想,干脆让人招来了李定国等八名亲随,又让谢正刚招来两队亲卫,打马直接赶往安定,去看看灾民的病情。

    这要是瘟疫他肯定不敢去,水土不服的话倒是没什么,正好还可以顺带看看灾民的生活情况。

    六月的东番已经有点闷热了,打马狂奔的话倒是凉快异常,安定离大员城也就二十来里,一行人不到两刻钟就赶到了安定外围的屯田区。

    张斌随便选了个离大路不远的百户所,直接打马跑了过去。

    东番并没有府州县乡村这些行政单位,一个卫所就相当于一个府,一个千户所就相当于一个县,再分下来十个百户大概管着一个乡的面积,一般一个百户辖区内所有屯卫都会聚居在一起,并不会再分开设村庄。

    当然,一个百户手下也不止一百户屯卫,现在东番九卫下属屯卫已经有三十多万,平均每个卫所都有六千多户,东番中前卫迁入一万五千多人之后更是达到了上万户,五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下面都达到了两千多户,也就是说,一个百户下面有两百多将近三百户。

    所以,张斌抵达的百户所是一个相当大的村子,足有将近三百户,上千人,这里的建筑也很有特色,十户一排,十户一排,就跟九宫八卦阵一样。

    一行人还没有进入村子,这里的百户便带着人迎上来了,这里的人都知道,一般能带着几十骑到处跑的,不是从东番中前卫驻地出来的千户大人或者指挥使大人,就是从大员城里出来的军方将领,只是没人想到,来的竟然是总督大人。

    这百户原本就是福建的屯卫,自然是认识张斌的,他一见张斌,连忙拱手作揖道:“参加总督大人。”

    张斌挥了挥手,示意他免礼,随即翻身下了马,把缰绳往旁边亲卫手里一扔,这才问道:“这里迁来了多少西北灾民,他们的病情怎么样?”

    那百户连忙拱手道:“这里共迁来了西北灾民一百户,五百余人,犯病的大概有两百多人,上午的时候千户大人派人送来了一些药,他们吃了之后已经不怎么吐了,就是肚子还闹腾的厉害。”

    张斌点了点头,随即挥手道:“嗯,带我去病的比较重的灾民家里看看。”

    那百户连忙弓着腰做出请的手势,带着他就往村子里走去。

    张斌身后,谢正刚直接挥手让一队亲卫留下来看守马匹,他自己则带这另一队亲卫跟在张斌身后进了村子,李定国等人也不用招呼,直接跟在谢正刚身后也一起进了村子。

    走不多远,那百户便带着张斌一行人来到一个崭新的院落里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