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四十四章 轻型铁甲战舰

    第六卷 第四十四章 轻型铁甲战舰 (第2/3页)

舒服,最后,外面的造型就定为这个样子了,只是后面又在船舱的顶上加了一圈木制护栏,这样一来,如果有人要上去放火箭或者扔轰天雷什么的就不会掉下来了,同时还能稍微阻挡一下炮弹,使炮弹的破坏力更低。

    外面的结构定下来,接着就是里面了,由于不用搭载那么多人,舱室里面就显得空旷多了,众人一合计,干脆将舱室一分为二,前面是士卒作战区域,后面是锅炉房和操控船只的区域,中间以一条走道隔开,走道两边装上木门,直接将整个舱室做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锅炉房和操控船只的区域就按原来的结构稍微改动一下就行了,至于前面战兵作战区域的结构,按张斌的意思,中间直接固定一个大桌子,两边则各固定一条长椅,十二个人坐在两边也相当的宽松,桌子底下则是各种木柜,里面可以摆放油罐,摆放轰天雷,摆放火箭,摆放弹药等等,总之作战要用到的东西全部都能摆放在里面。

    众人热烈的讨论了将近一个时辰,一艘带有浓郁现代风格的轻型铁甲舰整体结构就这么定下来了,当然,其他人都不知道什么是现代风格,只有张斌心里清楚。

    接下来就是试制样品了,样品做其实不难,因为最麻烦的底座压根就不用做,直接开一艘现成的车轮舸过来,把上面的东西拆个精光就行了。

    上面的东西也不是很麻烦,锅炉什么的直接就可以用现成的,只要稍微改一下蒸汽管路就行了,整个船舱的支架,包括里面的桌椅和各种柜子都是木制的,招几个木匠过来,几天就弄好了。

    唯一有点麻烦的就是表面那层铁甲,这会儿可没有现成的铁板或者钢板卖,要在外面挂曾铁甲,铁板还得自己加工!

    要论结实,自然是锻造出来的铁板最结实,但是,这会儿没有锻造设备,如果纯人工去锻打,三块足有几平米的铁板能把人血都敲喷出来,一块铁板,两个铁匠敲几天都不一定敲的出来。

    按王徵他们的意思,最好还是铸造,因为这种轻型铁甲舰并不是做一艘两艘,而是做几百艘,一块块敲的话,恐怕把造船厂所有铁匠都组织起来,敲几年还敲不出这么多铁板来。

    铸造就简单多了,只要将木模开好,再用细沙一造型,然后将铁水往上倒就行了,倒一下一块,倒一下一块,一天最少能铸出来上百块,几百艘轻型铁甲舰的铁板也就是半个来月的事情。

    张斌原本是想设计一批锻造设备甚至是轧铁板的机床出来,专门来生产铁板的,但是,一想现在的技术水平,他就放弃了。

    锻造设备起码也得有几十吨的压力,这会儿又没有气泵又没有油泵,压力只能靠机器自身的重量来产生,几十吨重的东西,这会儿想都不用想,就算做出来,也提不起来,还锻造个屁啊。

    至于轧板机,做出来倒是有点可能,但是那些轧铁板用的大辊子最少也是几吨重一个,这种大型设备,一时半会是做不出来的。

    最后,他只能无奈的选择了铸造。

    这铸造倒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好造型,你想要什么外形都可以,只要把木模做出来,铸出来的铁板就是那个形状,什么流线型,锥形,纺锤形,椭圆形,只要你想的到,就能铸出来。

    但是,有个关键的问题,铸造出来的铁板太脆了,一炮弹砸上去,虽然砸不穿,但铁板绝对会开裂,连续砸几炮,铁板就就碎成几块了。

    这个问题的确让人头疼,张斌专门组织了几次测试,不管是一寸、两寸还是三寸厚的铁板,一炮下去,绝对开裂,除非做个半尺厚,但是,那样一来,一块铁板就有几千斤重,车轮舸根本就承载不了!

    最后,还是孙元化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模仿鱼鳞甲的结构,将铁板做成巴掌大的小块,下面垫上厚木板,也就是将无数表面带圆弧的小铁板钉在厚木板上,这样一来,一颗炮弹最多砸裂一块小铁板,只要不是连续几炮砸在一块小铁板上就没事,而且这些小铁板更换起来也很方便,一块才几斤重,一个人拿个锤子轻轻松松就能更换。

    样品做出来,张斌直接进行了一项疯狂的测试,那就是直接用威远战列舰去轰!

    这天午时许,清空万里,高雄城西子港湾外的海面上波光粼粼,看上去让人迷醉无比,一艘轻型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