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七十三章 奉旨抄家

    第七卷 第七十三章 奉旨抄家 (第2/3页)

子,有时候,他这个宝贝儿子也是不讲道理的,他不是有意纵容,而是管不住。

    至于后面对王应熊和王应熙的评论,要照他的性子,崇祯如果不问,他是不会说的,要不是为了拿回自己的家产,他怎会欺骗皇上,又怎会如此多嘴多舌,唉,罪过,罪过啊。

    这话和李光春调查的情况如出一辙,难道这倪斯惠被黄承昊收买了?

    崇祯不由怀疑道:“你怎能如此断定王应熙指使王维章和陈尧言帮他夺了多少人的家产?”

    倪斯惠鼓起勇气撒谎道:“皇上,不是微臣断定的啊,这事在重庆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他说我儿是重庆一霸,我却寄居破庙,饥寒交迫。他王家府却是邸奢华无比,冠绝整个巴蜀,到底谁是重庆一霸。甚至,王应熙还口出狂言,说,说。”

    崇祯最受不得人吊胃口了,倪斯惠这说了半截子又不说了,他这心里就跟猫爪了一样,他忍不住追问道:“王应熙到底说什么了?”

    这话就真的需要勇气了,倪斯惠深吸了一口气,鼓起勇气胡说道:“皇上恕罪,那王应熙说,皇宫都没他家大,皇上都没他有钱!”

    这纯粹就是胡说八道,王应熙又不是白痴,怎么会当着别人的面说这话,这话完全是张斌教倪斯惠说的,为的是激起崇祯的怒火,让崇祯下旨,去查抄王应熙的府邸。

    崇祯听了这话果然有点怒了,他冷冷的道:“王应熙真这么说?”

    倪斯惠也是豁出去了,他重重的点了点头,继续胡说道:“微臣岂敢欺瞒皇上,他王应熙就是重庆府的土皇帝,所有乡绅都必须向他进贡,如若不然,他就指使巡抚王维章和知府陈尧言罗织罪名,将人抓起来,将其家产抄没,传闻他王家银库里面银子堆积如山,最少有上百万两之巨!”

    崇祯闻言,愠怒道:“银库?上百万两?这些都是真的吗?”

    他真的怒了,上百万两是什么概念,那可是几省的税赋,再说了,他是真的穷,这会儿,别说上百万两,就是十万两他都拿不出来,这王应熙竟然真的比他还有钱,而且比他有钱的多,岂有此理!

    倪斯惠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啊,是张斌告诉他的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只能硬着头皮道:“王家到底有多少钱微臣不是很清楚,不过王应熙府邸有个巨大的银库这个重庆府的人都知道,里面的确银两堆积如山,据王府的银库守卫在外面吹嘘,那里面的银子足有上百万两,这话是他们自己传出来的,不过,微臣估摸着,应该不假,因为光是王应熙伙同王维章和陈尧言在重庆府乡绅哪里抢去的钱就不止一百万两了,再加上其他乡绅的孝敬,上百万两并不是夸张只说,而是真的,如果再算上他王家强取豪夺的数十万亩田产,要说他王家资产上千万两都不为过。“

    巨大的银库,数十万亩田产,资产上千万两,崇祯闻言,不由冷哼道:“他王家还真是富甲天下啊。”

    皇上这是真生气了,这时候,一直站在一旁装雕塑的黄承昊逮住机会添油加醋道:“皇上,他王家资产还不止这些,据微臣调查,王应熊这几年贪腐的银两也有上百万两,王应熊私下里生活之奢华,那也是出了名的,光是他那座府邸,连带里面的家什就不下十万两,还有成群的家丁护院,侍女丫鬟,妻妾美女,算下来一年没有十万两也养不起。“

    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崇祯已经处于暴怒的边缘了,要不是王应熊是内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他这会儿已经下旨抄了王应熊的府邸了。

    黄承昊见崇祯还在犹豫,连忙建议道:“皇上,王应熊是内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如果贸贸然抄了他的府邸,恐怕会引起朝野震动,不过那王应熙却只是一个普通乡绅,而且重庆府离京城数千里,就算抄了他的家也不会对朝堂有什么影响。微臣建议,先下密旨命秦良玉将军率军去抄了王应熙的府邸,如果真的抄出上百万两白银,就证明王应熊是在以权谋私,强取豪夺,再下旨查抄王应熊在京城的府邸就名正言顺了,如果没抄出什么白银,就让秦良玉说是一场误会,把人放了就行了,皇上您可以假当不知,相信那王应熊还不敢来责问皇上吧!“

    崇祯闻言,明显露出意动的表情,对啊,可以先下密旨抄了王应熙的家啊,如果能抄出上百万两白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