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四十三章 规划

    第八卷 第四十三章 规划 (第2/3页)

    这个时候,一众工部官员疾步走上前来,拱手齐声道:“参见阁部大人。”

    阁部,这称呼听着怎么这么膈应呢,杨嗣昌也被人称为阁部,他可不是杨嗣昌。

    不过,这也不能怪这些人,因为阁部是对内阁大学士的尊称,也是一种简称,他们总部能直接称某某大学士吧,那样的话,听起来更膈应。

    张斌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免礼,随即便走上前去,拍着领头那官员的肩膀,微笑道:“初阳,好久不见了,怎么样,最近忙不忙?”

    领头的正是新任工部营缮清吏司郎中孙元化,张斌特意把他从东番调过来主持铁路铺设和火车制造的,至于高雄那摊子事,则全部交给宋应星负责了。

    孙元化只是个举人而已,按道理是不大可能晋升正五品工部郎中的,好多进士都在正七品的知县混着呢,要按功名排队,他排几辈子都排不上号。

    但是,他当初在辽东的时候就被孙承宗破格提拔为兵部职方司主事,而且还有战功在身,再加上张斌落力操作,他就这么以举人的功名神奇的成为正五品的朝廷大员。

    这个时候,孙元化对张斌的感激那是无以复加的,他激动的道:“不忙,不忙,好着呢,倒是大人您,为国操劳,转战四方,令反贼和建奴闻风而丧胆......。”

    其实,他忙的要死,王徵毕竟是工部侍郎,不可能老是离开京城到处跑,这铁路铺设和车站建造的事全是他一个人在负责,几千里长的铁路,数十个车站,他能不忙吗。

    张斌见他都激动的有点语无伦次了,不由拍着他的肩膀苦笑道:“好了,好了,初阳,时间有限,我们就不说这些虚的了,你估摸着什么时候能把铁路修到潼关附近啊,黄河天堑又怎么跨越呢,潼关到西安这段你又准备怎么办呢?“

    孙元化尴尬的笑了笑,随即皱眉道:“我估摸着按这进度明年正月应该能把铁路修到潼关对面的风陵渡,黄河天堑这个还真不好跨越,我的想法是先在两岸修筑大型港口,多安排些渡船,这样的话,过河最多也就耽搁个把时辰时间,对整体速度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