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回家相亲

    第十二章 回家相亲 (第2/3页)

    “为什么付出代价的总是我们?”台下有工人喊道。孙凯喝口水笑着说:“我知道,有些人想不通,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是啊,我比你们很多人年轻,没有经历这些事情,但是,我知道,国家也承认,你们这一代人承受了太多,年轻遇见W革,没机会上学;改革开放以后,好不容易社办进厂,又面临着企业改制。你们想不通,我也替你们想不通,可是,我们能够怎么样,阻止改革吗?螳臂挡车的结果,谁都明白。”孙凯说到这里,下面的工人中间,有些人眼里已经有了泪花。

    日化厂改制大会的当晚,陈天来神神秘秘的来到孙凯家问:“姐夫,日化厂产权改制,具体是怎么个改法。我心里没底,想找你了解了解。”

    “你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孙凯瞥了他一眼,心想“一个不死不活的厂子,你着什么急?”

    看着孙凯的疑惑的样子,陈天来嘿嘿一笑说:“这几天,叶正泰跟我接触两次,他们有意接手日化厂。”

    “额”孙凯明白了。

    正泰集团从沪江一个肉食加工厂起步。叶正泰凭着明锐的商业嗅觉,发现了一个市场空白且潜力巨大的细分行业--方便面产业。他通过与沪江食品厂联营,推出海丰方便面。吕丽萍和陈佩斯“食海丰,万事通”的广告传遍华夏,工厂效益连年翻番,为后来的正泰集团奠定了快速扩充发展业务的模式。

    前两年,在市委书记的陈世功的力邀下,叶正泰返回龙海创办正泰集团。短短几年,正泰集团一连兼并大小企业七家,成为龙海市私营企业龙头。想到这,孙凯语重心长说:“天来,方案是公开透明的。就是要对所有资产负债进行清产核资,然后根据净资产数额进行股权量化,拿出一部分股权作为企业职工补偿,其他部分则通过拍卖方式进行转让。这件事水深,你尽量不要掺和。”

    很快,正泰集团与镇里接洽。双方研究出的初步改制方案评估特斯李日化总资产970万,负债320万,管理层出资90万持股10%;工人可购买1-5万元的股份。

    如果说国有企业改制有相对中立的中介机构评估,运用规则的制定可以最大限度的限制个人私心的膨胀。乡镇企业改制几乎就像野蛮操作。乡镇企业工人大多没有劳动合同,解聘成本低;企业债务单一,改制最终变成了私有制。

    一个年盈利100万的工厂,区区六七百万就要卖了。工人不干了,他们不仅失去工人身份,还要出钱买股份。他们情绪越来越激烈,集体大规模上访开始了。

    为了平息这件事的影响,镇里和正泰集团想了不少办法。在这背后正泰集团也没少使阴招。孙天翔几个不听话的高层不仅接到恐吓威胁,家里窗户玻璃都被打碎了。

    一个叫李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