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破刘良佐

    第四十五章 破刘良佐 (第2/3页)

是一个极其浩大的工程,大量的原材料,都运河上运过来,通过长淮卫,运往凤阳。

    如此一来,长淮卫成为非常兴旺的地方,所谓天下三大卫之一。而且长淮卫这个名字,还是朱元璋所赐,对长淮卫也算是一种荣耀,再者崇祯八年,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流寇破了凤阳城,长淮卫也被洗劫,对长淮卫将士来说,对流寇是有切肤之痛的。

    不管是忠君爱国,还是保卫乡里,他们都鼓起了勇气,拼命做战。

    但是勇气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单单有勇气,就可以决定一切的。

    大约半个时辰左右,长淮卫的士卒,首先抵挡不住了,纷纷败退。

    大战在即,几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长淮卫这边一动摇,刘良佐立即反应过来,将麾下的骑兵放了出来,刘良佐麾下的数千骑兵才是刘良佐赖以立足的绝对主力。

    在这一点上,官军与流寇,几乎一体两面,没有太大的区别。再加上多年征战以来,官军之中有前流寇,而流寇之中有前官军,让两者之间的差别更没有多少了。

    重马队,轻步队也是以一贯之。

    张轩一见刘良佐的马队动了,顿时大喜过望,说道:“金将军,刘良佐的马队,就交给你了。”

    “末将遵命。”

    交战这一会儿,徐州军大部分已经过来,因为张轩觉得南岸骑兵太少,故而他临时调整,将金声桓所部先行调过来。

    金声桓几乎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得到了这个命令。

    不过,金声桓丝毫不在意,毕竟他当初与刘良佐做过同僚,对刘良佐的了解,远远在其他的将领之上。

    如果说刘良佐是一匹花马,本来稀疏平常,有些太过了,刘良佐还是有一点战力的,但是金声桓绝对不觉得刘良佐所部有多强。

    纵然,金声桓麾下已经不是当初的老兄弟,不过是刚刚投降的山东骑马,战力大大折扣,但是金声桓觉得他纵然打不崩刘良佐。刘良佐也不会僵持下去了。

    无他,如果现在对面的是黄得功,不管有多少士卒。黄得功绝对不会有半点犹豫,不打到最后时刻,不会知道胜负如何。

    而刘良佐,却没有这一分坚定,还有落入下风的控制能力。

    即便刘良佐想坚持下来,恐怕麾下的将士也坚持不住,特别是张轩这边的兵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的时候。

    数千骑兵在右翼厮杀在一起,战场又往西北挪移了数里。

    张轩看的分明,刘良佐中军骑兵一动,就失去了快速机动的能力。

    数万人的战斗,阵势排开,也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