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天下共望张使君三

    第一百零三章 天下共望张使君三 (第3/3页)

   方逃过来的,而是从四川逃过来的,还是从长江下游逃过来的,反正武昌城之中,各式各样的难民,有人满为患的感觉。

    张质征召的新兵,有很多人都是从这些难民之中挑选的。张质是想了很多办法安置难民。但是任何赈灾行动,都要有钱,张轩偏偏没有钱,甚至说缺钱,缺的厉害。在生死危机之前,张轩的钱都要投入军队之中。

    虽然残酷,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张质虽然联合很多富户,赈济难民,但是也是杯水车薪。这烟花生意,却吸纳了不少难民,虽然有些不体面,但是这年头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为最大的就业机会,张轩怎么能下禁令。

    张轩内心也十分自责,但也只能犹如鸵鸟一般,当做看不见而已。

    而顾炎武与黄宗羲看见的,就是这充满烟花味道的武昌城。

    似乎所有的客栈,乃是大部分临街的民居都做了这等生意。黄宗羲与顾炎武细细询问过之后,虽然感叹民生多艰。但决计不想与这些人有一丝半点的瓜葛。

    故而只能在楚王宫,也就是张轩现在住的宫殿附近找地方落脚。

    毕竟楚王宫附近都是大夏各个衙门,六部,枢密院,等等,这些衙门虽然只是临时借用民居建立起来的,但是依旧讲究体面,故而不用说,没有人敢在这一带做这样的生意。

    当然这样的生意并不是没有。

    服务于官员的妓-女,与那些难民之中想混一口饭吃的人根本不是一个路子。这些人即便是做生意,也高雅多了。从外边看是看不出来的。

    只是,时间不凑巧。顾炎武找了好多地方,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落脚之处。

    原因很简单,武昌城中有一种人满为患的感觉。

    张轩在武昌秉政,统合大夏之后,经过云南之役,襄阳之役,这两场胜战,确定了大夏根基,也让一些人胆子也大了起来。再加上重建中枢体系,需要大量的官员。

    在非常时期,张质在挑选官员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几乎是能用就行。

    一时间很多武昌本地读书人,一日之间,成为大夏高官。这种际遇也让湖北好多读书人艳羡,之前不知道张轩能不能站稳脚跟。他们自然不着急,而今见大夏一时半会似乎亡不了,他们自然好像闻到鱼腥味的猫,急急忙忙的跑过来了。

    一时间几乎将武昌城给挤满了。

    当然了,这个时候来武昌的人,并非全部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