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清军的困境

    第一百一十六章 清军的困境 (第3/3页)

,他是不会轻易南下开战的,而且他也看过,长江,安庆,信阳,南阳防线,这一道防线之上,关卡重重,火炮林立,名将重镇。又多山地河流。

    多尔衮也找不到突破口。

    但是他又不是那种被动挨打的性子,他目光转了一个圈落到了四川。他冷哼一声,暗道:“吴三桂,而今你要给我动一动了。”

    吴三桂那些小动作,多尔衮岂能不知道。

    只是为了大局给忍了。而今吴三桂正是要用吴三桂的时候。、

    不管吴三桂到底心中是怎么想的,多尔衮就给他一个大好机会,他不是想独立一方吗?四川一省,是不足以立国,多尔衮准备令吴三桂攻贵州,切断中原与云南的联系。

    到时候,云贵川一体,说不定,这天下还能有三足鼎立的一天。这吴三桂一动,必定要牵制住夏军兵力。多尔衮不信,夏朝有能力应对两处战场。

    就如同张轩日日揣摩多尔衮一样,多尔衮也是日日揣摩张轩。对张轩的很多举动都要效仿的意思。

    比如张轩铸银币,而今多尔衮也在琢磨这一件事了,时时请汤若望过府一叙。商议的除却火炮,战舰之外,还多了铸币。毕竟张轩是按照西洋人模式铸币,他总要好好问一下。

    比如讲武堂。

    多尔衮已经着手设立了,不过这讲武堂却是只有满人能去的,规矩也很是严苛,以军法勒之。只是张轩讲武堂的精髓,是张轩从后世学习的一些皮毛,再加上他今世的一些体悟,形成的标准化,火器化的军队条例。

    而且清军有自己的一套军法体系,万万不可抛弃而从夏军的那一套的。

    即便如此,多尔衮也感觉这样做好处。

    多尔衮看张轩这一年来战事几乎没有停歇,先打荷兰,又打朝鲜,就知道南朝国力还没有恢复,否则张轩要打的第一个就是大清。

    吴三桂在四川捞了这么多了,形同割据,但是他也知道而今,他是离不开清廷的,这种让他扩张势力的命令,他不会硬顶,或许会耍滑头,但是一定会动一动的。

    不过,即便是动一动,也足够让多尔衮将精力放在朝鲜之上。

    夜深人静的时候,多尔衮也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南朝的国力已经在北方之上了。以至于他宁可放纵吴三桂独立割据,只要能牵制南朝兵力,他概不过问,任他吴三桂做什么都行。

    多尔衮思忖已定,随即命人书写诏书,在睿王府就用了玺。发给了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