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弃成都二

    第四十七章 弃成都二 (第3/3页)

 说,郑亲王一出手,就打中了曹宗瑜的要害之上。、

    曹宗瑜屯兵龙门,粮道要从南阳过来,到了襄城之后,转向汝阳。而襄城东边是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西边却是豫西群山,可以说是无险可守,襄城的城池也不复存在了。

    只要占据这里,牢牢锁死曹宗瑜的粮道。就可以将曹宗瑜困死在伊水谷道之中。

    不过,曹宗瑜也不是白痴。

    这里就交给了许都来守。

    许都三万之众,与清军数万骑兵就在这里已经打了不知道多少次仗了。

    许都所部军纪严明,继承浙军余烬,在小队阵法之中,要超过了夏军其他各部,可以说夏军之中,在这方面没有人不服气。

    只是火器兴起之后,这样的战术渐渐的退居二线之中。

    但是此刻平地结阵,依然让清军无可奈何,就好像是磐石一般,牢牢的护住了曹宗瑜的粮道。

    如果不是许都麾下骑兵不够的话,许都就有心,一古脑击败清军,饮马黄河,横扫豫东。

    当然了,这也与豫东荒无人烟有关系。

    襄城这边,许都奈何不了东虏,而东虏也奈何不了许都。但是决战却是打不成的。毕竟清军打不过,想走的话,许都是万万追不上的。

    但是洛阳城下,决战之态却渐渐形成了。

    一队一队的人马,出南阳盆地,转道汝州,然后屯兵龙门。

    龙门距离洛阳不过几十里而已。

    最后一段路,虽然在洛阳盆地之中,利于骑兵突击,但是曹宗瑜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用甬道,直接连通到洛阳城下。

    让清军无可奈何,最后就是洛阳城的攻防之战了。

    虽然攻城战是最为残酷不过的。

    但是到了这个地步,清军决计不能放弃洛阳。

    一旦放弃洛阳城,封死了潼关道,西北的清军对中原形势就失去了干涉能力。虽然不能说将清军的实力范围从中间分为两半,但也相差不大了。

    更不要山西多为山地,夏军在平原地方,对骑兵还有一些忌惮,但是山西这种大部分都跑不起来马的地方,还有什么忌惮?

    曹宗瑜继续北上的话,就能让清军首尾不得坚固。

    这种战略意图,郑亲王济尔哈朗也是非常明白的。但是他的策略是,在守于洛阳,而不战于洛阳。

    真正交战的地方,乃是出武关攻南阳,还有襄城这里。

    双方断绝曹宗瑜后路,将曹宗瑜饿死在洛阳城下。

    双方各有各的算盘,打的很响,但是至于谁能成功,就看双方军队的战斗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