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逆转

    第五十七章 逆转 (第2/3页)

三桂如此轻松的将这些地盘控制在手中,并非他能力多强,只能说清军在这些地方的控制力相当的薄弱。

    当地百姓对清廷的忠心也很欠奉。

    所以吴三桂数万兵马压过来,软硬兼施之下,下面的士卒没有几个原因为东虏效死。

    他坐观战事变化,却不想听到郑亲王在洛阳城下大败。他细细问明情况之下,忍不住抽了一口冷气。

    这样在硬碰硬之中,被打崩。向天下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东虏的实力,已经在大夏之下了。

    吴三桂也要好好思索,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了。

    要知道夏军使臣已经换了人。但是依然在吴三桂军中,其中期望自然不用说了。

    而这些消息前脚而来,皇太后的大手笔后脚就到。

    一时间正吴三桂也倒吸了一口凉气。

    皇太后分明要以西北换吴三桂出兵救援。这样的手笔,吴三桂的心忍不住动了。

    一方面为皇太后的大手笔而动,另外一方面,他很清楚,有东虏在,他才有价值,没有东虏在,南朝还会如此对他吗?

    最后一点,吴三桂虽然目光并不长远,但是总就不想为人之下。而且他数日也知道夏军难以对付,但是却觉得八旗更不好对付。

    而今战况虽然不利,但是坚守洛阳城,应该能够做到的。

    吴三桂下定决心之后,将夏军使者恭恭敬敬的送出了营地,虽然就大军向凤翔而去,与关中李国英合兵一处。

    西北绿营最后的精华,一部分留守关中,另外一部分出潼关,步步为营,向洛阳城而来。而此刻洪承畴也来到了洛阳盆地之中。

    似乎清军之前损失的兵力全部恢复过来了。

    这样的情况,张轩也有一些着急了。

    立即召集大臣商议此事。

    乾清宫之中,文武大臣都到齐了。却是张质先说话了。

    张质说道:“陛下,臣有些话不得不说。”

    张轩说道:“大兄请讲。”

    张质说道:“唐王打得不错,但是打得太险了。”

    “本来这一次北伐,主要是两路齐发,只是而今的情况,唐王一路已经成为孤军深入之态。”

    “江淮之间,千里平原尽为泽国,而今洪水没有退下来了,想要东路呼应唐王已经是不可能了。”

    “而东虏却集齐大军,攻唐王一路。”

    “唐王一路三十余万兵马,大多为大夏精锐,一旦有失,襄阳就要告急了。”

    “臣以为,是不是可以做一些别的考虑了。”

    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