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洛阳大战

    第六十九章 洛阳大战 (第3/3页)

    是决断的时刻了。

    贺虎头作为先锋,以步克骑,逼着清军步步后退。充分显示出贺虎头作为夏军之中最资深的火器将领,在火器之道上的造诣。

    这一点,恐怕张轩也比不上他。

    有些事情,一生疏想要再拿起来,就要花好一段时间适应,张轩脱离前线,好几年了,而这好几年之间,夏军在张轩的主持之下,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这时候,之前的一些战术,都要有改变。

    所以,张轩比不上贺虎头也是正常的事情。

    进入大西北之后,贺虎头还临时征召蒙古。回回各部骑兵,由张勇带领着,用以牵制清军骑兵。

    却不想这张勇也是一个将才。

    那么是刚刚收拢的游兵散勇,在张勇的整合之下,再装备了一些火器,如手铳,手-榴弹之类的。

    居然与夏军步卒配合的相当好,将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打得节节败退。

    当然了这也有吴三桂有保持兵力的心思。

    就这样,吴三桂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贺虎头的偏师不过三万多人,大举挺进凤翔府下。

    而这个时候,吴三桂接到了张轩的亲笔信。给他列出三条路,举关中而降,不失封王之赏。

    但是吴三桂也明白,这时候封王不过是一个爵位而已。想来不过一个富贵闲人。

    这是其一。

    顽抗到底,玉石俱焚,张轩言明,如果吴三桂真要如此,就将吴三桂与八旗同列,并诛之,决计无赦。

    这是其二。

    如果吴三桂既不想战,又不想降,则可以卷关中之兵西走,甘肃贫瘠,西域空旷,足以为一方之主。

    即便他想追,在几年之内,也是没有办法的。

    可以让吴三桂继续观望天下形势如何。

    这三个选择,列在吴三桂眼前,说实话,他什么也不想选。但是形势比人强,只能选一个了。

    只是吴三桂实在不是一个果断的。

    如果张轩逼着他必须投降,他说不定就投降了。

    但是他又了多个选项之后,反而举棋不定了。

    只是他思来想去,最后还是选择了折中的选项。似乎正应了鲁迅所说,想做什么事情,就要先进两步,再退一步,方能成功。

    吴三桂这决定一下,整个关中就送到了贺虎头手中,要知道关中李国英一部,已经进入山西围剿王辅之了。

    天下局势顿时明朗起来。

    洛阳外围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有坚持不下迹象,外有可援之兵,内无必守之城。

    洛阳城的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