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夹河之战八

    第八十八章 夹河之战八 (第3/3页)

    平叛的将领为了功劳,就说这具烧焦的尸体是匪首。

    但是后来,这匪首又出来,弄得那些平叛的人好生狼狈,说是欺君之罪。

    曹宗瑜一来不相信,洪承畴就这么简简单单的死了,二来,也不愿意留下隐患来。命令下面的继续找洪承畴的下落。

    但是总就没有找到。

    如此一来,曹宗瑜就将这一句焦尸报上去了。当时张轩根本没有心思管这一件事情,洪承畴是死是活重要也不重要?

    洪承畴再厉害麾下没有兵马,也不过一个光杆司令,根本没有用。

    夹河一战,斩首七万,俘虏各色人马六万七千人,其中有不少乃是清军官员,尤其是以山东人为多。

    原因很简单,山东人在清廷之中最得势。

    历史这种得势甚至蔓延到了好几代。比如大名鼎鼎的刘罗锅家,真算起发迹,还是顺治时的从龙之功。

    自然有很多人想要追随清廷。

    不过,都被夏军俘虏了。

    洪承畴所部的覆灭。

    北京北部门户洞开。

    曹宗瑜就地修整数日,并清点了伤亡,有两万三千余人。这也是因为夏军的医疗体系比较得当,方才活下来不少人。

    否则夏军阵亡的士卒,恐怕直冲四五万人之多。

    曹宗瑜这一路,进攻速度虽然不快,但是打得都是硬仗。

    后世评论,北伐之中,最惨烈的四场大战,就是连山关之战,洛阳之战,夹河之战,还有后来的北京之战。

    李定国倒是大志难舒,他遇见的敌人,都不是太坚定的,之前面对吴三桂这个老滑头,打仗从来不想拼命。

    很多盘外招就能搞定。

    而今横扫山西,围攻太原城。

    结果当夹河之战的消息传来之后,傅山自告奋勇潜入太原城中,说服太原城士绅,打开城门,迎接王师。

    李定国这才一战定太原。

    有万余清军夺门而逃,往大同而去了。

    李定国派偏师进攻大同,他自己带领大军出山西,向北京而来。

    而今是一个人都知道,灭国之功就在北京城下。

    即便李定国自己不想凑热闹,为了麾下的将士好立功,也要向北京城下而来。不管怎么说,这灭国之功,不能仅仅让曹宗瑜一个人得了。

    于是乎,北京城中,接连不断的坏消息传来。

    夹河大败就不用说了。太原之失接踵而来,李定国,郑成功,曹宗瑜三部不约而同的向北京而来。

    估计在十天之后,北京城下的夏军估计有四十万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