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非她不可?

    第三十六章 非她不可? (第3/3页)

,肯定是在民乐方面大有造诣的大师级人物了。

    君冉受宠若惊,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善意举动,世界竟回馈给她巨大的惊喜。

    “老爷爷多谢您的好意,只是我马上就要离开青城了。”

    “那真可惜。”

    祁老抿嘴点点头,颇为失落,

    “也罢也罢。这三天,很多学生背着琴袋骑着电车在我面前飞驰而过,大多练的是吉他、小提琴,我们民乐跟不上潮流喽!

    这三天我见过的小年轻中也只有你啊,把曲子和意境结合在一起,领悟到生命真谛。”

    功成名就后,好东西总不能带进棺材,祁老也希望找个好徒弟传承衣钵。

    按说到了大师级别,前来拜师的络绎不绝。

    但由于他要求严格,想找的那种德才兼备的徒弟实在可遇不可求。

    凡是玩艺术的,性子里总有些自己的倔强,祁老麾下也就两个半大将而已。

    “哦?为什么是两个半?”

    “哼,我那不争气的孙子,他爸从小就教他唱念做打。

    可他倒好,迷上了什么摇滚什么嘻哈越学越歪,成天穿着腿上有洞的裤子跳什么街舞,不是个半吊子是什么?”

    祁老非常严肃地控诉着孙子的“恶行”,表情却是特别滑稽,逗得君冉忍俊不禁。

    一老一少聊得很投机,随后君冉参观了祁老的“藏宝阁”,浏览他收藏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乐器。

    后来君冉才知道,这样的机会是多么可贵。

    直到太阳西沉,大部分时间是君冉在倾听老人家的独白。

    祁老拍打着某个奇形怪状的皮鼓,还在滔滔不绝地讲着背后的故事。

    君冉掏出手机拍下一幕幕:

    一堆快递码放在门口,那是晚辈在远方寄来的礼物。

    七八十岁的老人,儿女不在身边,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擦拭着心爱的乐器,觉得孤寂了就和这些“老朋友”打打招呼,用偌大房间荡来的回声赶走寂寞。

    所以,有个人肯认真听他们说话显得弥足珍贵。

    “祁老,我可以给您的宝贝们拍些照片发到网上去吗?我想更多的人认识知道了解它们,或许它们能找到有缘人呢!”

    “好好,当然好!”

    祁老一拍大腿,高兴的像个孩子。

    “我这把老骨头半截身子入土,这些宝贝可不能蒙尘,多可惜啊!”

    老人家的目光中充满看缱绻柔情,如同对待自己的初恋。

    君冉将照片、文章整合,英雄暮年,总令人扼腕而叹;传统文化的传承总是令人担忧,最令人动容的是祁老到世界各地搜集乐器的那份执着...

    经过君冉文笔的渲染,图文一经在微博上发出去便得到顾子秋的疯狂点赞转发。

    很快也得到了广大粉丝的响应,各个大v争相转发,当然其中也包括祁老的半个徒弟。

    然而正是因为这半个徒弟的深夜转发,再一次令君冉的私信箱爆满。

    在君冉离开之后,祁老躺到藤椅上手指摩挲着一张十五年前拍的全家福:“老陈啊,你看刚才那个小女娃像不像我那倒霉孙女?”

    阳光散射出光圈,照在相片中年轻女子抱着的孩童脸上,仿佛神祗的指示。

    老陈一怔,只见祁老粗糙的手指拉开领带后的拉链,拿出一颗小小的乳牙,老刘立即心领神会,封起君冉用过的杯子:“我这就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