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回忆录(一)

    87、回忆录(一) (第2/3页)

,哪一个是影像的源起,是真实的存在?是我生活的这一个吗?如果不是,我不也仅是一个虚幻的影像,随时会因镜子的破碎而消失?

    假设有一天,我被证明只是一面镜子里的影子,我不仅不会难过,反而会高兴,因为那样的话,我就可以开始寻找源头世界的旅程了,说不定我能改变那个世界的设定,让我母亲活过来,还是十分健康地活着,那么从此以后,每一面镜子里都会出现她的笑脸。

    日复一日,我带着这种幼稚的思想到处求证,哪怕只有一本哲学书证实了我的设想,我都将义无反顾地踏上旅程--寻找真正的源起世界的旅程。

    然而几年后,进入青春期的我梦醒了,不得不对着洗脸镜里的少年承认,长时间纠缠在脑子里的问题,不过是一个孩子在失去母亲后,刻意用想象修筑的灰色堡垒,用以躲进去逃避现实的伤痛。

    可哲学对我所产生的吸引力之大,堪比地球引力对万物的作用。虽然我清醒了,对哲学的热衷却非但没减淡半分,反而更加强烈了。我不仅没离开这个领域,还在书堆里扎得更深。不仅读书,我还深入研究了法国启蒙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等等,开始极度推崇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弗里德里希.尼采,简直就是继母亲之后,在我的生命里亮起的另一盏明灯,并且永远不会像母亲那样熄灭。

    无数个夜晚,我就坐在黑暗里,在想象中享受那盏明灯的光和热,与尼采进行着各种有关生命意义的探讨,直到有一天他告诉我:我一来到世上,就是战斗!

    我要战斗!我要战斗!我身体里热血沸腾!因为我觉悟到我生来就是一名战士!

    可是,我为何而战?

    带着崇高的理想,我拼命学习,一心要考入复旦大学攻读哲学,却万万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事件,毫不留情地关闭了我梦想的大门。我不想评论那段时期的灰暗,不想描述父亲受罪时,我是如何恐惧地躲在角落里哭泣的。

    父亲知道我爱读书,竟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为我在家里的木地板下藏了好多哲学书籍。既然上不了大学,我就通宵达旦地读书吧!与其走出家门接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