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回忆录(二)

    88、回忆录(二) (第2/3页)

就应该是光明的对立面。然而这种想法绝对错误,因为这二者的关系不属于同一性,而是从属性。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原因很简单,黑暗是所有颜色的集合,光的色调却是单一的,哪怕是复色光,色散后也得不到黑光。黑暗释放的每一种颜色,在亮度增强到足够程度后,都会成为光,却没人能从光明中分解出黑暗。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光的对立面不是黑,那会是什么?如果那种位面也从属于黑,我们是否能从黑暗中找出它来?一旦获得光的反物质,我们的世界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我们的世界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才是应该深思的问题。

    那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后,在中外太空物理学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暗物质理论,本来就是一个十分吸睛的课题,我的论点就仿佛是一颗火种,点燃了许多天体物理学家对研究这项课题的热情,其中就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的鲍威尔.杜文博士。

    论文发表三周后,我收到了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邀请信,正是杜文博士以斯坦福大学的名义签发,邀请我这个天天为三斗米奔波得一身臭汗的平凡电工,去美国一流的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父亲把英文邀请信捏在手里,激动得老泪纵横。我本来放心不下他,可看他那模样,我要是说不去,可能反而真会要了他的老命。

    就这样,一项项办完复杂的出国手续后,我踏上了前往美国加州的旅程。回想幼年时对源起世界的渴望,我竟产生幻觉,仿佛是回到了十二岁,正拎着行李箱准备走入宇宙深处,去探寻一面面映照各种天体的镜子。

    杜文博士亲自到机场迎接我。其实他就比我大几岁,却已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正在研究宇宙中能量的组成,希望从太空中收集地球上没有的微粒,为地球开发出新的能源来源。

    众所周知,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