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黑母与沈韵

    104、黑母与沈韵 (第2/3页)

他猜测它一定来自地球以外,说不定本体处于比银河系更加遥远的外太空。

    所以他认为没必要坐在分析仪前等待比对结果,而是把分析程序设置成自动,一旦分析结束,系统就会自动关闭。

    这几年里,通过对人体大脑的研究,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脑间的神经元组织结构从拓扑图上看,不存在任何区别,可当用具体数据来坐标单个脑神经细胞的位置,竟没有任何两组数据是相同的。

    这是一项新发现,极具科学创新意义,如果公布于世,必定会在人类社会中引起轰动。

    生物体内的双螺旋结构DNA,来自两组不同的基因组合,所以具有个体相异性,这一理论竟也同样适用于大脑。他的发现说明,独立个体的脑部构造皆因遗传基因的不同,而具有独特的排列顺序,个体间只能找出相似性,而不存在重复性,并且永远也不可能被其他生物体复制。

    这一新型研究成果,或许能揭开思维相异之谜,告诉人们,为什么永远不存在两个人能写出一模一样的文章,或做出一模一样的行为的可能,就像世界上不存在长相一模一样的人。

    与DNA在生物学上的意义相同,脑神经元细胞排序的相异性,也能成为生物个体身份识别的依据,只要写出逻辑合理的比对程序,就能通过大脑结构,找出想找的生物目标。

    这毕竟是一项新发现,还没经过科联那些老学究们的验证,故而瞿兆迪没着急公布,仅是偶尔从太空军庞大的地面人信息数据库里调取一些数据,做做身份猜谜游戏。失去自由后他以此为乐,只为调剂单调的地下人生活。

    屏幕上,蝌蚪大小的数字在飞快闪烁。鉴于比对数据量实在太大,观测员只能从侧栏的比对记录中翻查结果。

    瞿兆迪可不会一头扎进枯燥的数据海洋,常常粗略一看就不再理会这台仪器。他习惯于见到除去“比对次数”、“比对时间”等流水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